首 頁 聚焦 時政 動態 原創 國際 熱點

首頁>要 聞 >熱點

北京高院院長談法院“智”與“治”

2021年03月10日 10:28  |  作者:張素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中新網北京3月10日電 題:“云審判”“一鍵立案”……北京高院院長談法院“智”與“治”

記者 張素

“北京法院線上線下并重的審判工作格局逐步形成。”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寇昉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過去一年,首都防疫任務艱巨。法院交出的審判“成績單”顯示,新收案件839175件,審結836514件,圓滿完成審判執行工作任務,實現“審判執行不停擺,公平正義不止步”。

在寇昉看來,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現代科技在審判工作中得到深度應用,全市法院一體推進“無接觸式”訴訟服務和常態化在線訴訟。

他回憶說,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北京高院迅速建設了覆蓋全市三級法院的“北京云法庭”。“北京云法庭”在傳統互聯網法庭的基礎上,運用以遠程視訊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具備多方視頻對話、電子證據質證、筆錄語音轉錄、電子簽名等功能,可以實現800場在線庭審同步進行。

2020年,北京法院網上庭審數量達到35.9萬次,占全國法院線上庭審數量的40%,全市法院三分之二的案件在線上開庭審理。

北京法院運用新技術成果推動審判工作發展,實則有“地利之便”。北京是科技創新中心,目前正在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區塊鏈、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突破應用。

寇昉舉例說,區塊鏈技術為審判工作諸多環節存證驗證和可信操作提供技術保障。2020年,北京法院電子卷宗上鏈存證已達931萬次,文書送達可信操作上鏈存證達24.5萬次,北京互聯網法院運用區塊鏈智能合約技術實現執行“一鍵立案”,成為司法領域智能合約技術全球首個落地應用。

在金融糾紛、物業糾紛、著作權糾紛等領域,朝陽法院、豐臺法院等引入區塊鏈技術,對電子存證取證進行全程監督,推動相關領域矛盾糾紛在源頭得到預防化解,有力推動了重點領域訴源治理模式創新。

此外,北京法院已經建成集數據展示、數據分析為一體的大數據分析平臺,實現了法院管理的數據可視化。“比如我們在法官辦案系統中嵌入案件流程時間軸,對案件辦理全流程的100多個節點實時記錄、同步顯示,實現網上辦案流程可見、質量可控、問題可溯,能夠有效進行風險提示、瑕疵預警和智能監督,實現了對案件辦理的全流程信息化監管。”寇昉說。

他還談到建立智能研判系統,上線類案檢索、案例法規推送等審判智能化輔助功能,根據個案特點為法官自動推送案情分析、法律條款、相似案例,借助信息化手段促進裁判尺度統一。

眼下,“司法+科技”還有不少新課題待解。寇昉說,關鍵是要實現技術與審判的深度融合,這也是人民法院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他表示,北京高院正在編制《北京法院信息化建設五年發展規劃(2021—2025)》,將進一步打通“信息孤島”和“數據壁壘”,深度融入北京大數據行動計劃,發揮互聯網法院示范作用,探索拓展區塊鏈、人工智能、5G等現代科技在審判工作中的應用形態,將現代科技深度融入到審判執行、訴訟服務、司法保障、審判管理、訴源治理等各項工作中。

編輯:劉紅色

關鍵詞:法院 北京 審判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专区日韩专区欧美专区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专区 | 亚州精品自在线拍视频播放 |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大片 | 在线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玖玖资源综合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