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宏觀
雷元江委員:
產業工人強 制造業大國強“十四五”規劃中對制造業要求保持比重基本穩定,既要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又要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我國由制造業大國發展到制造業強國,高素質的勞動大軍不可或缺,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江西省政協副主席雷元江對此提出建議,我們迫切需要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制造業人才隊伍。
雷元江指出,提升傳統產業和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離不開高素質的產業工人隊伍。隨著新技術、新業態、新產業模式不斷迭代涌現,對高素質的勞動隊伍需求量增大。調研發現,一些高端裝備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屢屢出現招人難,“抓緊提升勞動者職業技能迫在眉睫。”雷元江說。
對此,雷元江建議,以“教”育人,以“制”用人,以“誠”聚人,以“愛”養心,以“精”鑄魂。
以“教”育人,產教融合發展,校企協同培育。擴大高等、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深耕精細化就業培訓,將產業鏈細分后納入培訓機制,鼓勵企業“先招后訓”。
以“制”用人,創新體制機制,暢通發展渠道。創新技能人才評價機制,為一線優秀技能人才設置職業技能等級晉升渠道。為技術工人競技深造提供針對性指導,并對培訓費用給予政府補貼。實施高技能人才振興工程,大力推廣勞模工作室、技能大師工坊、科技特派員入企等提升技術工人的素質。
以“誠”聚人,用一座城市的誠意,凝聚產業工人的力量。推進外來務工人員市民化,讓他們平等享受到社會經濟發展紅利。完善高級技能、高學歷、緊缺人才的政策激勵,給予政策性優待。
以“愛”養心,用全社會的關愛,培養下一代勞動大軍。例如為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進城創造條件;加大供給廉租房;開設寄宿制的關愛學校、推廣鄉村學生營養等全民關愛留守兒童。
以“精”鑄魂,弘揚工匠精神。常態化選樹各行各業勞動典范;打造“傳幫帶”平臺,打造適合中國特色的產業工人傳承體系。
編輯:秦云
關鍵詞:產業工人 制造業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