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資訊
浙江省瑞安市政協“榕樹下”電視議政:
?鄉村振興,未來可期如何描繪浙江省瑞安市未來鄉村的藍圖呢?3月21日,在瑞安市曹村鎮田園綜合體,瑞安市政協“榕樹下”電視議政欄目錄制了主題為《未來鄉村,未來可期》的九三學社瑞安市委員會議政專場,政協委員、九三學社社員、優秀村干部代表以及村民代表,圍繞未來鄉村建設展開熱烈討論。欄目邀請了瑞安市政協常委、瑞安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蘇立勝,瑞安市政協委員、瑞安市旅游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戴美勇,九三學社瑞安市城建支社副主委、瑞安市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兼景觀規劃一所所長張海斌,圍繞未來鄉村建設與臺下嘉賓展開交流。
未來鄉村應該是怎么樣的?“未來鄉村應該具有鄉村特色的綠化景觀,是山水與鄉村融為一體、村居與田野相得益彰的可持續發展樣本。”“未來鄉村應該具有三產融合的創業就業服務支撐平臺,能為共享辦公、共享創業,為鄉賢回鄉、青年回鄉創業提供便利條件。”“未來鄉村建設應該與數字化深度融合。”……臺下嘉賓紛紛踴躍發言、各抒己見。
蘇立勝認為,未來鄉村是以智慧互聯和數字賦能為總牽引,對鄉村生態空間、產業發展、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鄉村治理進行系統性重塑,推進鄉村發展空間布局有機更新,引領鄉村發展方向的生態、生產、生活共同體。
針對未來鄉村在建設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戴美勇認為,從投資方面看,近期美麗鄉村建設中政府投資的項目比較多,但仍然難以帶動市場投資主體投資熱情,沒能有效引入多種業態。他建議,運用市場化機制,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未來鄉村項目建設及運營。政府按照有效社會投資的一定比例跟進投資,帶動村集體和村民經濟的增收。
“俗話說,安居樂業。鄉村居住環境好了,沒有產業,依然留不住人。”張海斌認為,從村民的角度來看,未來鄉村得讓村民收入有保障。他建議,通過培育鄉村新業態、創新現代合作經營制度、盤活鄉村閑置資產,推進鄉村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讓村民生活更方便,建議引入城市生活方式理念,提供公共服務產品及設施,并加強醫療、教育、養老等公共服務建設等。 據悉,瑞安政協《榕樹下》電視議政欄目是浙江省政協創新案例,是縣級政協持續時間最長的開放式協商議政平臺,至今已走過了13個年頭,共錄制節目130余期。欄目以推動實際問題的解決為出發點,通過背景短片、嘉賓談話和觀眾互動相結合的形式,開誠布公地交流和探討,建言資政,凝聚共識,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好最大同心圓。(蔡飛霞 林翔翔)
編輯:秦云
關鍵詞:瑞安市政協 ?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