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宏觀
全國政協委員劉同德:
支持青海建設先進儲能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全國兩會剛閉幕,全國政協委員,青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革青海省委會主委劉同德就“支持籌建先進儲能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情況,前往黃河水電公司光伏產業技術創新中心調研。在劉同德看來,儲能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是發展清潔能源的核心支撐,能夠全面提升傳統電力系統靈活性、經濟性和安全性,并為電網運行提供調峰、調頻、備用、黑啟動、需求響應支撐等多種服務。
在劉同德看來,青海省建設先進儲能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有多重優勢。一是資源稟賦優越。青海省太陽能輻照水平居全國第二位,光伏發電理論裝機容量超過3500GW,發展太陽能的荒漠化土地資源超過10萬平方公里;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21.87GW,居全國第五位,是全國13大水電基地之一;風能資源技術開發量為75GW,居全國第十位;初步探明氯化鋰儲量為2248萬噸,占全國已探明儲量的90%以上,居全國首位,是發展先進儲能技術發展提供基礎原料。二是多能互補優勢明顯。青海省是國內少有的可實現以水電為支撐、多種清潔能源互補運行的地區,境內黃河上游大中型水電站調節性能優良,地處海南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光熱電站也具備穩定的電力輸出和良好的調節性能。三是清潔能源發展領跑全國。青海省全面推動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建設,已形成較為完善的光伏發電、電池生產、系統集成等產業鏈,清潔能源裝機占電力總裝機比例達到66%,先后建成全國首個新能源大數據中心、智慧能源中心、百兆瓦太陽能光伏發電實證基地以及青豫特高壓直流通道,持續打造“綠電特區”,正式啟動共享儲能輔助服務市場。四是實驗室建設前期有扎實基礎。青海省高度重視儲能產業發展,成立了由省長牽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籌備工作領導小組,并已開始組建以國家電力投資集團青海黃河公司為主體的先進儲能技術重點實驗室。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電力投資集團青海黃河公司與國內外知名企業、研究院建立了20個聯合創新實驗室,擁有680項專利、24項國家標準、50余項行業標準、36項國家及省部級科技獎項。組建后的重點實驗室將成立由8名院士、7名知名專家組成的學術委員會,成立以矩陣制為核心的儲能實驗室工作團隊,全面開展儲能系統集成技術與應用、化學儲能技術和物理儲能技術3個方面的科學研究。
劉同德表示,“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建議進一步優化先進儲能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全國的布局,根據青海獨特的資源環境優勢、良好的產業發展基礎、扎實的前期準備工作,支持青海省建設先進儲能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并納入‘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給予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傾斜,全面推動青海建設清潔能源示范省和國家先進儲能發展先行示范區。”
編輯:秦云
關鍵詞:青海 先進儲能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