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宏觀
殷興山委員:
銀行業助小微應精準滴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給出的政策回應可謂擲地有聲、不負眾望,針對中小微企業發展給出了明確的方向性指引。
兩會精神看落實。
浙江,是民營經濟大省。民營經濟強則浙江強,民營企業好則浙江好。那么,結合浙江當地民營中小企業的情況,如何引導資金更好地流入民營和小微企業,保市場主體,保居民就業,穩經濟運行?記者帶著這些問題,采訪了全國政協委員、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長殷興山。
牢記金融使命擔當 對小微企業再幫一把
記者: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提出了新要求,并提出金融機構要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的本分,這傳遞出怎樣的信號?
殷興山:小微企業是我國經濟新動能培育的重要源泉,也是支撐就業的基本盤。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金融機構要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的本分,就是強調要進一步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這表明中央一方面充分肯定中小微企業對高質量發展的作用,高度重視對中小微企業的幫扶支持;另一方面對金融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金融系統要提高政治站位,堅持金融為民初心,牢記金融使命與擔當,在當前時期要對小微企業再幫一把,繼續加大支持力度,切實幫助小微企業恢復元氣、增強活力,穩定和增加社會就業。
記者:在新的要求下,您認為如何引導資金更好流入民營和小微企業,未來銀行業可以從哪幾個方面突破打通小微企業融資的血脈通道?
殷興山:要做好小微金融服務,我建議銀行業金融機構從以下幾個維度來把握:一要把握“量”,即總量保障。落實好穩健貨幣政策的基礎上,優化資源配置,將金融資金更多地引流到小微領域,確保普惠小微貸款增速高于各項貸款增速。二要把握“價”,即融資成本。在績效考核、內部資金轉移定價等方面對小微企業做出專門安排,繼續讓利實體經濟,推動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三要把握“面”,即企業覆蓋面。根據小微企業量大面廣的特點,要在無貸戶小微企業方面下更大功夫,促進小微金融服務從“增量擴面”向“擴面增量”轉變。四要把握“結構”,即信貸結構。針對小微企業輕資產的特點,優化風險評估機制,減少對抵押擔保的依賴,提高信用貸款占比,加大對科技創新、碳達峰、碳中和和鄉村振興等領域小微企業的支持。
針對小微金融服務 還需發揮“幾家抬”合力
記者:在浙江,民營企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結合浙江的情況,您認為目前銀行業在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貴方面還存在哪些難點?
殷興山:一直以來,浙江金融系統扎根基層,深入推進民營和小微金融服務,浙江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制造業貸款余額均為全國第一,小微企業融資難等問題得到明顯改觀。針對當前部分小微企業融資不暢的情況,我認為需要客觀、辯證地看待,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從了解的情況來看大致有這么幾類,比如,有的小微企業經營較為穩健、確實需要貸款,但尚未從銀行體系獲得貸款,這要求金融政策要更加精準、金融機構要加強能力建設;有的小微企業則由于自身素質原因,不符合信貸準入的基本條件,這部分企業要堅持市場化原則,不能盲目支持;還有的小微企業獲得了貸款,但金融服務體驗不佳,有融資慢、融資煩的感受,這需要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和效率。
上述這些現象,反映了小微企業融資服務中存在著一些難點、堵點需要破解:一是銀行在服務小微企業、科技型民營企業等領域的能力仍然不足,長期以來形成的風險偏好和重抵押擔保的信貸模式尚未根本改變。二是配套政策仍不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普遍存在擔保覆蓋面窄、注冊資本金不足、代償周期長、代償率低等問題,作用尚未有效發揮。三是銀企信息不對稱難題仍然存在,銀行難以掌握小微企業財務、稅務等各類“硬信息”,依靠信貸員獲取線下“軟信息”則面臨較高成本。
小微金融服務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充分發揮“幾家抬”合力,構建適合小微企業融資特點、長期穩定、商業可持續的金融服務體系:一是保持金融政策精準落地。在銀行機構政策落實中,要防止“壘小戶”,導致小微企業“富營養化”,同時要對小微企業實現精準滴灌,防止政策資金跑冒滴漏。二是強化財政稅收政策正向激勵。對于服務小微企業成效突出的金融機構,給予稅收優惠、財政獎勵等支持,完善小微金融風險補償機制。三是切實加強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充實各級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資本金,放大擔保倍數,提高代償風險容忍度。四是自上而下推動企業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匯集各部門和公用事業機構中沉淀的各類企業信用信息,打破信息孤島,切實降低金融機構服務小微企業的信息成本。
記者:浙江是民營經濟大省,在“十四五”開局之年,以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來看,我們還將有哪些新的舉措對小微企業進行金融支持?
殷興山:落實到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來看,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今年務必做到小微企業融資更便利、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等要求,持續探索小微金融服務的“浙江實踐”:持續加強央行資金精準滴灌;推動延期小微企業兩項直達貨幣政策工具更好落實;同時以金融創新帶動小微企業信貸結構優化,突出對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的金融支持,推動金融機構發展適合小微企業的科創和綠色信貸產品,尤其是推動供應鏈金融、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選擇權貸款等突出支持經濟結構轉型的產品發展,擴大綠色債券、雙創債等創新,繼續發揮浙江綠色金融和科創金融的發展優勢;我們還將會同省市場監管部門大力推廣“貸款碼”,充分發揮浙江省企業信用信息服務平臺功能,集成政策資源、數據資源,推動銀企融資精準高效對接。開展“首貸戶拓展三年行動”,今年力爭新拓展全省小微企業首貸戶5萬戶、金額2000億元以上。督促金融機構繼續落實授權、授信、盡職免責“三張清單”,縮短融資鏈條,提高融資效率,形成“敢貸、愿貸、能貸、快貸”長效機制。
編輯:秦云
關鍵詞:銀行業 小微企業 殷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