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閱讀
春天,帶著 《故宮草木志》來“打卡”賞花
中新網北京4月8日電(記者應妮)正值春深,也是紫禁城的最美時節(jié)。文華殿前絢爛的海棠花瓣飄落如雨,武英殿的丁香幽深長遠,御花園的牡丹含苞待放……在這春意盎然姹紫嫣紅之際,故宮出版社的新書《故宮草木志》應時而至。
《故宮草木志》是一部用散文筆法書寫故宮草木及故宮博物院藏品中與草木相關的文物的美文集。本書獨辟蹊徑,首次將關注點放在故宮草木上,又將故宮鮮活的花木與精美的館藏文物上的花木形象互相比照,用富于禪意的語言將自然美景與人文歷史融合在一起,帶給讀者一段獨特的文化審美體驗。
全書分為三輯,共計十六篇,大致以春花、夏果、秋樹為序。其中梅花、玉蘭、海棠、山茶、牡丹、石榴花、木芙蓉、桂花、烏桕等花木,楊梅、桃子、葡萄、柿子等佳果單獨成篇,根據文字精心選配故宮博物院藏的古代文物圖片一一呈現(xiàn)。在書中,故宮現(xiàn)實中的春花美景與畫中的海棠、青白玉雕的玉蘭、雕漆盤上的牡丹相互映襯,古老的書畫、器具、書籍上的花木形象頓時鮮活起來,旁及玩月賞雪的風雅。在作者精心構筑的浪漫時空中,泛著詩意的柔光,令讀者精神暢爽,心緒悠長。
近年來,公眾對于故宮的熱情持續(xù)高漲,關注點也日益深入和精微,大到古建、文物,小到宮貓、花木……故宮內花木繁盛,于四季輪轉中錯落開放,將600余年神秘肅穆的紫禁城妝點得靈動生趣,因此為游人和攝影者所偏愛。
作者那海,原名楊海霞,浙江臺州人。著有《溪山可行旅:丹青里的寫意人生》等,涉獵廣泛。行文中博觀約取,時常由一點生發(fā)開去,像植物的藤蔓,沿著積淀著文學、歷史、哲學的清灰色宮墻,自如靈動地生長。又像是一位俊友,無意于傾訴,而是期待引起對方的“談興”,邀請讀者共同感受六百年紫禁城中草木的勃勃生機。
步入春天的紫禁城,文華殿書畫館前,海棠下既有扛著長槍短炮的攝影者,又有身著漢服仿佛穿越而來的妙齡女子,動靜之間,時空交錯,新的故事在生長……跟隨此書,在春日的芳菲中、在古老的書畫器用中,感受草木的繾綣,與生機勃勃的自然共赴一場故宮之約。
值得一提的是,這本32開的小書,采用圓脊精裝,特別方便讀者翻閱。(完)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故宮 故宮草木志 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