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資訊
尋香世界茉莉花茶發源地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福州茉莉花與茶文化掠影
茉莉花是烏龍江畔孩子們的美好記憶。 陳霖 攝
“閩江邊口是奴家,君若閑時來吃茶,土墻、木扇、青瓦屋,門前一田茉莉花。”在福建福州,有這么一首民謠,形象地唱出早年福州郊區農村家家戶戶種花,一到夏天,茉莉花香飄遍“瓊花玉島”倉山區的情景。
茶引花香,以益茶味。福州的茉莉花茶采取傳統的窨制工藝,利用茶葉吸附和茉莉花吐香,將茶味與花香完美地融合。“見茶不見花”,獨特的制茶工藝產出的高品質茉莉花茶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
閩江兩岸茉莉香,白鷺秋水立沙洲。2013年5月,福州茉莉花種植與茶文化系統被列入首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項目名錄;2014年4月,福州茉莉花與茶文化系統被列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項目名錄;2014年11月,福州茉莉花茶傳統窨制工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被列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既是榮譽,更是責任,保護和發揚落到了我們身上。”福州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林健說。近年來,福州把茉莉花茶作為“生態美、百姓富”的重要抓手,出臺了一系列措施,讓這一文化遺產綻放出新的生機。
傳承花茶相融千年文化史
早在西漢時期,茉莉花經由海上絲綢之路來到了福州。至北宋年間,福州已經是茉莉滿城。福州盆地中心的沖積平原為沙壤土,肥力高,水分足,扦插茉莉易成活。在我國60多個茉莉花品種中,單瓣茉莉清香獨特,為福州獨有。
閩江穿福州城而過,與烏龍江交匯。福州城內三山與鼓山、五虎山遙相輝映,屬于典型的海洋性熱帶季風氣候。優越的氣候和生態條件,使得福州成為歷史上有名的貢茶產地,方山露芽、鼓山柏巖茶、羅源七境綠均是貢茶。
讓茶與花從相望走向相融,有著獨特香氣的茉莉花茶始于宋朝時的福州。到明朝時期,福州茉莉花茶制作工藝已經比較成熟。清朝后期是福州茉莉花茶的興盛時期,咸豐年間,福州茉莉花茶在京津一帶成為宮廷貴族、外國商人的高檔消費品。慈禧太后對茉莉花有著特別的偏愛,福州迅速成為全國茉莉花茶的窨制中心和集散地。
1860年,福州茶葉出口額達400萬磅,占全國茶葉出口總額的35%。1900-1931年福州城內經營茉莉花茶的茶商有80多家,結成了天津幫、平微幫等。1872年,俄國人在福州泛船浦開辦阜昌茶廠,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機械制茶廠。1889年福州茉莉花茶出口量為世界最大。到1933年,福州茉莉花茶年產量增至7500噸。
弘揚未曾外傳的古老制茶工藝
福州茉莉花茶為什么深受世人喜歡?關鍵是千年傳承的獨特窨制工藝以及優質茉莉花和茶。受益于嚴格的保密和傳承,窨制未傳到其他國家,目前世界上沒有其他國家能窨制茉莉花茶。
窨制,也叫熏制,是利用茶葉的吸附和茉莉花吐香,將茶味與花香融合。每一窨次對溫度、濕度、下花、烘干等的要求都十分嚴格,差之毫厘則謬以千里。制作一款純正的福州茉莉花茶,如果是九窨花茶,僅僅窨花就要經過81道工序,再加上前期原料茶坯、茉莉鮮花的選擇、伺花等,制作技藝的繁復讓外人始終難以一窺門道。
為了更好地傳承和發揚茉莉花茶制作技藝,從2009年開始當地每年舉辦一場福州茉莉花茶茶王賽,每兩年舉辦一次福州茉莉花茶傳統工藝傳承大師、傳承人比賽,推動技藝傳承從“主動引導”向“自發參與”轉變。至2020年底,累計授予28人福州茉莉花茶傳統工藝傳承大師榮譽稱號,并推薦其中13位分別入選國家、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錄。
在建立行業標準方面,福州也加大了力度。2015年3月,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花茶工作組在福州成立。至2019年,主導完成了茉莉花茶加工技術規范、茉莉花茶沖泡與品鑒方法、花茶烘青坯加工技術規范、窨茶用茉莉扦插育苗技術規程等多個國家和福建省地方標準等。
“在中國的花茶里,可聞春天的氣味。”福州以茉莉花為市花,持之以恒地傳承和發揚茉莉花文化,得到了國際茶葉委員會前任主席邁克·本斯頓的肯定,福州被國際茶葉委員會授予“世界茉莉花茶發源地”。
打造生態美百姓富的特色產業
近年來,福州出臺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對茉莉花種植核心區實行分級保護,另一方面加強對新植茉莉花基地的補貼力度,去年每畝補貼3000元。同時,在全市6個縣(市、區)建立9個信息監測點,實現了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信息監測常態化。
2020年,福州市政府出臺《支持茉莉花產業發展九條措施》,在茉莉花種植基地、綠色生態茶園建設、茉莉花加工提升、茉莉花茶產業園建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茉莉花茶品牌宣傳及標準制訂、茉莉花茶科技創新、茉莉花茶專營店、茉莉花茶生產企業融資等九方面,出臺了具體的扶持細則,推動茉莉花產業的升級發展。
新中國成立以來,福州茉莉花茶一直是國家的外事禮茶。近年來,福州市通過“福州茉莉花茶神州行”等活動,提升了品牌價值。在“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研究中,福州茉莉花茶品牌價值從2010年的16億元上升至2019年的32億元,10年間品牌價值實現翻倍。
“山丘種茶樹,沿河種茉莉。”這一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形成的種植格局,保證了千百年來福州茉莉花香與茶香的綿延不絕。據不完全統計,茉莉花茶產業帶動福州茶農、花農2.6萬戶,戶均增收1.2萬元,已成為一個實現“生態美、百姓富”的地方特色農業產業。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福州 茉莉花茶 茉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