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聚焦
福建省煤礦遺址公園:
實現從“以煤富民”向“以旅富民”轉變“誰能想到,昔日黑乎乎的礦洞,在聲光電科技集成下,成為了‘時光穿越機’。”一位北京游客告訴記者。
經過3年的建設,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打造全省首家以煤礦工業旅游為主題的礦山公園,讓廢棄礦山重現綠水青山。
“煤炭曾經是永定區富民增收最重要的支柱產業。福建省煤礦遺址公園,位于龍巖市培豐鎮,規劃面積4.66萬平方米,總投資3億元、工程建設費用1億元,是華東片區首家以煤礦工業旅游為主題的礦山公園。”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委常委、副區長呂吉洋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永定審時度勢提出“文旅興區”戰略,全力開展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做大做強文化旅游產業,從過去“賣煤炭”向“賣文化”轉變,一舉扭轉永定“因煤而困”的局面,“以旅富民”取得顯著成效,實現“百姓富”與“生態美”有機統一的永定模式,景區的建成,標志著實現了從“以煤富民”向“以旅富民”轉變。
“給后人留歷史、留文化、留遺跡、留情懷是我們建設福建省煤礦遺址公園的初衷,也是我們在推進整個建設工作的基礎理念。”福建煤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到。福建省煤礦遺址公園把建設思路定位在“立足實際、創新特色、寓教于樂、情懷共享”上,即通過利用關閉礦井原福建煤電公司培豐煤礦的井上下建(構)筑物和設施設備,融合礦山文化、煤礦開采、地上景觀、井下探秘體驗等元素,展示煤炭生成、煤礦開采、構建以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為一體的煤礦工業旅游景區。
編輯:秦云
關鍵詞:以煤富民 煤礦遺址公園 以旅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