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聚焦 資訊 多彩旅程 美麗中國 茶旅人生

首頁>旅游>資訊

廣西龍勝:三月三,展示民族文化“活化”的好模式

2021年04月16日 11:26  |  作者:李寅峰 劉圓圓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廣西龍勝4月15日電(記者 李寅峰 劉圓圓)“風吹木葉批批啪(音),妹妹你是哪方客……”“中華大地坡連坡,北京唱起廣西和。小伙都想劉三姐,妹妹都愛龍脊哥……”

接通電話,得知記者要了解三月三民間歌會的盛況時,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勝各族自治縣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副主任、縣政協常委周恩平出口便是兩段歌詞,而“龍脊哥”,正是他的網名。幾句詼諧、上口的詞兒,瞬間把采訪氛圍帶到了節日中的廣西。當記者詫異他的“出口成歌”時,電話那頭,他爽朗地笑了:“這是我們廣西人的‘獨門絕技’,我們生活中就會以歌會友、以歌傳情。更何況,今天是三月三。”

(4月14日,正逢農歷三月三,龍勝各族人民在紅軍樓學黨史、唱紅歌。 周恩平攝)

(4月14日,正逢農歷三月三,龍勝各族人民在紅軍樓學黨史、唱紅歌。 周恩平攝)

在廣西,三月三是全民的節日,有兩天法定假。對許多愛唱歌的廣西人來說,這一天就是唱山歌的日子。“村村寨寨都在對歌。年輕的男女通過對歌談情說愛,中老年人也會在對歌中交流情誼。”周恩平說,在龍勝縣,每逢這一天,處處都舉辦熱鬧的慶祝活動。特別是大山里面的苗族、瑤族、侗族、壯族等少數民族,在對歌中度過快樂的一天。

龍勝縣位于桂林北部,境內生活著20多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據全縣人口81%。身為漢族的周恩平笑稱自己是龍勝的“少數民族”。曾經兼任黨史講師的周恩平介紹,龍勝是紅軍長征途中經過的第一個少數民族聚居區,在這里,中國共產黨首次頒布并實施了第一個民族政策,即1934年11月29日《關于瑤苗民族中工作的指示》《關于對瑤苗民工作的口號》。他說,從紅軍時期得到很好的保護,到1949年翻身做主人,再到2018年徹底脫貧,龍勝各族人民的生活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民族文化也得到很好的傳承和保護。到現在,民族文化更成為群眾發家致富的“新產品”。

(4月14日,龍勝縣龍脊鎮金江村,侗族同胞彈唱侗族琵琶歌,歡迎農歷三月三。 周恩平攝)

(4月14日,龍勝縣龍脊鎮金江村,侗族同胞彈唱侗族琵琶歌,歡迎農歷三月三。 周恩平攝)

周恩平介紹,針對全域旅游的發展背景,龍勝亮出了“全縣大景區,旅游一盤棋”的布局。“龍勝號稱‘百節之縣’,全縣各族群眾民間舉辦的民俗節慶活動全年有87個,一年之內,全縣系列節日,一鄉一大節,村村寨寨都有民俗節,全縣以民族文化旅游發展氛圍非常濃厚。”他說。

如今的三月三,縣城里會“趕圩”,大集市上,人們把準備好的商品或者土特產拿到集市中買賣。在山里面,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動愉悅了當地百姓,也吸引了外來的游客。“比如說黃洛瑤寨里的長發節,即紅瑤族姑娘的成人節。每年這一天,以長發為美、以長發為貴的紅瑤姑娘們要舉辦祭祀長發的活動。這一生,她們只會在這一天剪頭發,慶祝她們的成年。所以儀式非常隆重、熱鬧。還有更多的侗族、瑤族、苗族、壯族等群眾,都會有不同形式的三月三慶祝活動。”

周恩平說,值得欣慰的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民族文化資源越來越得到重視。黨和政府也先后出臺相關保護條例,鼓勵保護性開發少數民族文化產業資源,打造特色旅游產品,服務百姓的生活。如今,在龍勝,山歌、建筑、美食、服飾等民族文化瑰寶,都已經走到旅游開發的第一線。

(龍勝縣瑤族同胞在節日中展示著自己民族的藝術品。周恩平攝)

(龍勝縣瑤族同胞在節日中展示著自己民族的藝術品。周恩平攝)

“民族文化是少數民族地區的精神家園、文化高地,也是民族文化旅游的資源。龍勝等少數民族地區可以通過旅游開發,讓民族文化傳承發展和旅游發展相得益彰。”在縣委宣傳部、文旅局工作多年的周恩平自豪地說,“我們龍勝現在是中國旅游大縣、廣西特色旅游名縣。綠水青山和原生態的民族文化,就是龍勝各族人民的金山銀山。當地農民朋友都是‘扛著耙犁種田地,唱著山歌搞旅游’的模式,真正走上了富裕的生活!”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龍勝 民族文化 三月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三级网站免在线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网 | 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中文 | 亚洲免费人成影院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人成 | 久久精品亚洲人成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