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游>茶旅人生
茶的煩惱
張治毅
我是茶,中國茶。人是我的好朋友,唯一的好朋友,我們的友誼已經沉淀了幾千年。
我能為人治病,能替人解憂,也能幫人掙錢、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現代人熱議的減肥、美白、抗衰老等話題,我也都能插進來聊上幾句。
人類對我也很好,很多人每天都和我膩在一起,每天一杯茶,特有儀式感。人們研究我、包裝我、開發我,讓我與時俱進,青春常在;人們為我寫詩、作畫、寫文章,讓我沾染著文化的仙氣兒,被其他植物好生羨慕著;人們托我傳遞感情,用我待客伴食,讓我體會到無處不在的成就感。
雖然我當下的生活過得很滿意,但是茶無近憂,也有遠慮,今天就說說我的小煩惱。
我的年輕朋友不夠多。雖然我喜歡和各個年齡段的人交朋友,但誰不喜歡活力四射的少男少女呢?可他們好像對奶茶、可樂什么的更感興趣,更別說便利店里花花綠綠的各種飲料了。奶茶雖然帶個茶字,但它的成分更多的是糖,其他的飲料也是多糖、多香精和各種添加劑。媒體上常有把飲料當水喝,年紀輕輕就躺進重癥監護室的報道,真替這些年輕人著急啊。還有,現在采茶、制茶的年輕人也不太多了,茶園里基本也都是大媽和老奶奶,茶鍋邊基本都是大伯和老爺爺,好看的小哥哥小姐姐們都元氣滿滿地去娛樂頻道乘風破浪去了,這也讓我不太開心。
我的身體有點肥。我一直是以健康飲品的“茶設”見人的,喝茶有益健康也是眾多愛茶者喜愛我的原因之一。但有一些動歪腦筋的人,或者不懂茶的人,有意無意地損害了我作為健康代言人的好形象。比如,有些茶農為了讓我長得壯實一點,增加出茶率,給我吃過量的化肥,恨不得讓我長成多肉植物。還有些商販給我們加糖、加香精,給我們染色、染味,把人類流行的整容之風硬加到我們茶界身上。加上現在是人類的工業社會,汽車尾氣、工業煙塵對空氣污染很厲害,一些茶農不擇地段地把我們種在公路邊、大棚里,讓我們呼吸不痛快。我們還是喜歡待在離城市稍微遠一些的山坡上,那才是我真正的老家啊。
我被包裝得有點不接地氣。人的生活講品位,茶的世界講品牌。人們為我注冊了很多商標,設計了各種或時尚、或高雅的包裝盒,但有時我自己都感覺待遇太好了,盒子貴過珠子價,惹來一些人“炒茶”,讓我沾上了銅臭,我也很無奈。特別是一些人把我上升至“道”的高度,喝茶這個本來貧富咸亨的事,被很多人誤以為儀式復雜、門檻很高,望而卻步。比如每次茶界的重要會議、重大活動,都會有賞心悅目的茶藝表演,希望能通過這樣的形式吸引飲茶素人的活動,結果呢,看的人是很多,圈的粉絲很少,因為這樣擺譜顯清高的做法,拒人千里之外,起到的是相反的作用。千利休禪師說:“須知道茶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我想,推廣全民飲茶,讓高冷狀的茶藝作為宣傳的固定套路應當是錯了。
我的價值還沒完全發揮出來。我和人類相識已經幾千年了,人們通過泡、蒸、煮、榨、磨等多種方式,把葉子變成粉末,從干茶析出汁水,把我幾乎研究透了。但實際上,我還有很多有益成分還沒被發現,還有很多使用方式沒被開發出來,我對人體健康所起功效的相當數量的機理也還說不清、道不明,以至于推崇我的人講不出令人信服的數據,妖魔化我的人倒可以隨便抹黑。現在科技手段已經十分發達,屠呦呦老師在我身邊平淡無奇的蒿草中提煉出了青蒿素,獲得了諾貝爾獎,我這個被藥用了幾千年的葉子居然落后了,難道我不配“神奇的樹葉”這個稱呼嗎?不是我不努力,是人們沒發現啊。
解決煩惱是成長的過程,人與茶都一樣。不過我是被動的,需要人來做。我的小煩惱,希望有人聽到。
(作者系杭州市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煩惱 茶 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