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強國中堅 高質量發展看國企

【強國中堅 高質量發展看國企】探訪“一堆一器”:見證大國底氣從“核”來

2021年04月22日 09:59 | 作者:付振強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北京4月15日電(記者 付振強)說起數字66,你會想到什么?66年前,一塊石頭被送進中南海,中國核工業就此正式起步。

在北京西南郊,有一座因核興建的原子能研究基地,我國第一座重水反應堆和第一臺回旋加速器就在這里建成。這里是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被稱為“中國核科學技術的發祥地”、“中國核工業的搖籃”。我國的核事業從一窮二白到構建起完整的核工業體系,原子能院內的“一堆一器”見證了大國底氣從“核”來的歷史變遷。

4月15日,“百年黨旗紅 國企新征程”暨“強國中堅 高質量發展看國企”網絡主題采訪團首站走進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以“一堆一器”為起點,深入探尋我國核工業起源與發展。

從“一堆一器”到“多堆多器”

“這個就是我國第一臺回旋加速器主磁鐵。”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工作區內,中核集團首席專家、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回旋加速器研究設計中心主任張天爵指著一個“大塊頭”告訴記者,我國第一臺回旋加速器于1958年在這里建成,伴隨我國第一座重水反應堆的同年落成,標志著我國跨入了原子能時代。

_DSC1419

我國第一臺回旋加速器主磁鐵。人民政協網記者 付振強 攝


“反應堆和加速器是開展原子能研究所需要的重要基礎核設施,沒有這些大型核設施,所有的研究都是紙上談兵。” 張天爵介紹。從1956年破土動工,到原子能研究基地建成,僅僅用了兩年多時間。

“這里面有我國第一座重水反應堆,我們叫它‘功勛堆’。”穿過院內花園,一座式樣古樸的反應堆大樓映入眼簾。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退役治理工程技術中心反應堆退役部主任、高級工程師張立軍介紹,這座研究型重水反應堆簡稱101堆,是一座多用途反應堆,于1956年開工建造,1958年6月13日首次達到臨界,同年9月23日建成。“它為我國‘兩彈一艇’的成功研制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張立軍表示,101堆還被稱為我國核反應堆工程的搖籃,為我國培養了大批核科技工作者。

_DSC1421

原子能“一堆一器”舊址。人民政協網記者 付振強 攝


以第一座重水反應堆為起點,從原子能院自主建成我國第一座游泳池式反應堆,到建成我國首座中國實驗快堆;從第一臺回旋加速器出發,到成功研制30MeV強流質子回旋加速器,從自主設計研制我國首臺高能大功率電子輻照加速器,到原子能院無損檢測電子直線加速器首次出口……以“一堆一器”為牽引,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已形成核物理、核化學與放射化學、反應堆工程技術、加速器技術、核電子與探測技術、同位素技術、輻射防護技術和放射性計量八大學科。

傳“紅色基因”從并跑到領跑

“我國核科技事業成長壯大、改革發展的每一步,都與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都是順應發展大勢和時代潮流的結果。”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羅琦表示,建院以來,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一直受到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和有關部委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

羅琦表示,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作為我國“核工業的搖籃”和“核科學技術的發祥地”,為我國核事業發展、國防和國民經濟建設作出了歷史性貢獻,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黨的領導。

我國第一座重水反應堆和第一臺回旋加速器在這里建成;國家表彰的23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中有7位曾在這里創建功勛,從建院之初至今,有68位兩院院士曾在這里工作和學習……

記者了解到,隨著以“四大平臺”——中國先進研究堆、中國實驗快堆、北京放射性核束裝置、核燃料后處理放化實驗設施為代表的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核科技創新設施相繼建成投用;以及核材料技術、抗輻照應用技術創新中心,核數據、計量站等重點實驗室,同位素工程技術中心、國家能源快堆工程中心等陸續掛牌,原子能院在新時期的核科技創新體系逐漸形成。

“作為我國核科技創新發展的主力軍、中核集團科研重點單位,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承擔著數量眾多的國家重大項目,并在其中肩負技術總體責任或發揮技術源頭作用。” 羅琦表示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將繼承紅色基因,堅決聽黨話、跟黨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原子能院人的價值追求,也是行動指南。未來,將繼續開展核基礎及共性技術、先進核能開發、核技術應用等方面研發。(完)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精品污网站在线观看 | 色综合久久婷婷88 | 最新亚洲精品国自产在线 | 亚洲2020天天堂在线观看 | 在线人成视频福利免费 | 亚洲欧洲日本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