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公益>公益資訊
殘疾人兩項補貼資格認定可"跨省通辦"
近日,民政部辦公廳、中國殘聯辦公廳發布《關于全面開展殘疾人兩項補貼資格認定申請‘跨省通辦’的通知》。
《通知》明確提出,自4月15日起,殘疾人兩項補貼資格認定申請‘跨省通辦’在全國范圍內試運行,4月22日起正式實施“跨省通辦”。
《通知》強調,各地要依托社會救助、社會服務‘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受理殘疾人兩項補貼‘跨省通辦’業務,簡化補貼申請受理環節,全面落實“最多跑一次”要求,實現‘馬上辦、就近辦、一地辦’。
那么,什么是殘疾人兩項補貼?什么是‘跨省通辦’?殘疾人又該如何‘跨省申請’并領取補貼呢?
什么是殘疾人兩項補貼
殘疾人兩項補貼是指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
2015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全面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的意見》,決定全面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以下統稱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
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主要補助殘疾人因殘疾產生的額外生活支出,對象為低保家庭中的殘疾人,有條件的地方可逐步擴大到低收入殘疾人及其他困難殘疾人。低收入殘疾人及其他困難殘疾人的認定標準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參照相關規定、結合實際情況制定。
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主要補助殘疾人因殘疾產生的額外長期照護支出,對象為殘疾等級被評定為一級、二級且需要長期照護的重度殘疾人,有條件的地方可擴大到非重度智力、精神殘疾人或其他殘疾人,逐步推動形成面向所有需要長期照護殘疾人的護理補貼制度。長期照護是指因殘疾產生的特殊護理消費品和照護服務支出持續6個月以上時間。
《意見》明確,殘疾人兩項補貼采取現金形式按月發放。有條件的地方可根據實際情況詳細劃分補貼類別和標準,采取憑據報銷或政府購買服務形式發放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
什么是“跨省通辦”
按照《意見》的規定,殘疾人兩項補貼需自愿申請、逐級審核后才可發放,還要定期復核。
《意見》要求,殘疾人兩項補貼由殘疾人向戶籍所在地街道辦事處或鄉鎮政府受理窗口提交書面申請。殘疾人的法定監護人,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所在村民(居民)委員會或其他委托人可以代為辦理申請事宜。
此次發布的《通知》在《意見》的基礎上,進一步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的要求,明確提出,殘疾人兩項補貼實行以任意地申請、戶籍地審核審定及發放的形式辦理。
自4月22日起,申請人申請殘疾人兩項補貼,可以向全國范圍內任何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設立的殘疾人兩項補貼受理窗口提出,不受戶籍地限制。
4月13日,民政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在京召開殘疾人兩項補貼資格認定申請“跨省通辦”電視電話會議。
會議強調,各地民政部門、殘聯必須把兩項補貼“跨省通辦”作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體現,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適應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形勢要求,有效服務殘疾人口流動需求,深化“放管服”改革,逐步解決殘疾人異地申領補貼面臨的“多地跑”“折返跑”等難點堵點問題,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為在出行辦事等方面存在很多難題的殘疾人群眾提供越來越便捷、精準、溫暖的民生服務,把這項惠及千萬殘疾人民生的重大事項抓實抓好。
如何“跨省申請”并領取補貼
《通知》明確了殘疾人兩項補貼資格認定申請“跨省通辦”的程序:
各地要按照異地代收代辦方式,統一使用全國殘疾人兩項補貼信息系統(以下簡稱全國系統)受理殘疾人兩項補貼資格認定“跨省通辦”申請。
受理地要一次性告知申請人所需要提供的材料,及時將殘疾人證和相關證明材料等申請信息錄入全國系統,并在申請材料收齊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推送至業務屬地(即申請人戶籍所在地)的補貼受理窗口;業務屬地為申請人遠程辦理,自收到推送材料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完成補貼資格認定,辦理結果將由全國系統實時反饋受理地;受理地應在收到辦理結果3個工作日內,將辦理結果以適當方式通知申請人。
享受補貼政策的類型及標準由業務屬地負責解釋。補貼資格審定合格的,自遞交申請當月由業務屬地計發補貼。
此外,《通知》還強調,各地民政部門和殘聯要建立數據比對和共享機制,能夠通過數據比對和共享獲得殘疾人證辦理情況等權威數據的,可不要求申請人提供證明材料原件。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殘疾人 補貼 跨省通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