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政協動態 協商建言 委員聲音 主席訪談 地方政協 正商量 提案摘編

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

——全國政協“在重點領域加快啟動新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調研綜述

2021年04月23日 16:38  |  作者:劉彤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調研組在位于湖南省長沙市的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考察調研。

▲ 此次調研出發前,調研組在與相關部委召開的座談會上了解到,新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關注生物領域國家安全,將盡快啟動新發突發傳染病預防重大專項。調研期間,調研組考察了位于吉林省長春市的中國生物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該研究所主營產品為病毒性疫苗和基因重組類制品,自行研制并生產的凍干甲型肝炎減毒活疫苗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高科技生物制品。調研組成員還穿上工作服走進208流感疫苗車間了解生產情況。

▲ 圖中這個“大塊頭”是由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與中鐵十四局集團聯合研制的盾構機。整機長一百五十米,總重量四千三百噸,是我國迄今研制的最大直徑盾構機,最大開挖直徑達十六點零七米。在鐵建重工長沙園區,還陳列著各種型號、適用于不同巷道的掘進機、鑿巖臺車等等。站在這些“大塊頭”面前,人顯得很渺小。

▲ 在位于湖南省長沙市的岳麓山種業創新中心,吳昌德(左)、曹健林(中)、趙宇亮(右)三位委員討論起生物育種的問題。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種業市場,是種業大國,但還不是種業強國,實現現代種業的跨越式發展,打好種業翻身仗,關鍵是要大力推進育種技術創新。“中國在進行育種、高產栽培等新技術的研發同時,應該舉全力打造自己的‘種子中心’,更大程度地保護種子的自然基因與性狀。”趙宇亮說。

人民政協網4月23日電(記者 劉彤

■調研背景:

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關鍵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既強調立足當前的現實性、緊迫性,也體現著眼長遠的前瞻性、戰略性,為我國科技事業未來一個時期的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當前,國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科技創新在國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進一步凸顯。4月11日至16日,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調研組圍繞“在重點領域加快啟動新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赴吉林省、湖南省開展專題調研。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以下簡稱“重大專項”)是為了實現國家目標,通過核心技術突破和資源集成,在一定時限內完成的重大戰略產品、關鍵共性技術和重大工程,是我國科技發展的重中之重。2006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確定了16個重大專項,涉及信息、生物等戰略產業領域,能源資源環境和人民健康等重大緊迫問題,以及軍民兩用技術和國防技術,為我國科技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提升作出了重大貢獻。

此次調研旨在為委員知情明政、履職建言創造條件,充分了解我國重大專項部署及發展情況,傾聽各地對新一輪重大專項部署的建議,為5月即將召開的雙周協商座談會做好準備。在湖南召開的座談會上,率隊的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指出,設立和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是對新型舉國體制的有益探索。要培養創新思維,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深刻理解“四個面向”總體要求,把科技資源進一步聚焦到重點領域,依靠科技創新打造更加安全穩定的產業鏈供應鏈,確保國內大循環暢通,塑造在國際循環中的新優勢;要推動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產業化融通發展,精心實施一批科技攻關項目,加快攻克一批標志性核心技術,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支撐。

▲▲▲堅守與創新

倉廩實,天下安。在吉林、湖南兩省的調研首站,調研組均選擇考察農業領域相關院所。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這也是《國家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提及的重點領域之一。

4月11日,調研組來到位于吉林長春的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所。該所重點開展農業生態、濕地生態、遙感與地理信息、環境與區域發展等學科領域的研究,致力于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和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作貢獻。

在黑土區農業生態重點實驗室和大豆分子設計育種重點實驗室,調研組聽取了鹽漬土生態與改良學科組、玉米育種學科組、大豆功能基因組學學科組工作人員介紹的最新研究進展。

無論是以秸稈覆蓋,少耕、免耕為主要內容的玉米保護性耕作“梨樹模式”,還是利用分子設計育種手段解決我國大豆產業面臨的“卡脖子”問題,這些經過多年攻關取得的科研成果切切實實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揮了積極作用。

“糧袋子”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在位于湖南省長沙市的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調研組也收獲了同樣的體會。

湖南是種業大省,也是雜交水稻的發源地。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雜交水稻等為代表的若干重大項目的實施,對整體提升綜合國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4月15日上午,調研組來到這里的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深入了解享譽世界的中國雜交水稻育種情況。

該研究中心創建于1984年,是國內外第一家專門從事雜交水稻研發的科研機構,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任首席科學家。研究中心以雜交水稻育種為重點,進行雜交水稻高產、優質、多抗新品種選育,此外還承擔對轉基因應用技術等基礎理論研究、雜交水稻高產栽培等配套應用技術研究推廣等任務。目前開展的第三代雜交水稻技術研究、鎘低積累水稻新品種培育、耐鹽堿水稻選育等方面已經取得的新進展、新突破。

糧食安全是一切發展的根基。調研組充分肯定了吉林、湖南兩省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解決“卡脖子”問題作出的突出貢獻,希望兩省能夠繼續堅守陣地,緊緊抓住新一輪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啟動的機遇,為國家與地方的重大戰略需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從起跑到并跑、領跑

進入21世紀,新科技革命迅猛發展,深刻地改變經濟和社會的面貌。縱觀全球,許多國家都把強化科技創新作為國家戰略,把科技投資作為戰略性投資,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并超前部署和發展前沿技術及戰略產業,實施重大科技計劃,著力增強國家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在湖南召開的專題座談會上,調研組組長、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曹健林介紹來意時表示,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一項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決策部署。“重大專項,必須是重要領域的重要項目,一定是集中全國力量參與,具有非常明確的指向性。最終目的是讓中國不再被人‘卡脖子’,因此,人民群眾對這些領域的變化充滿期望。”曹健林如是說道。

重大專項代表了國家實力的提升,也承載了國人的期望。在參觀湖南省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成果展過程中,那種人民的期待和驕傲感尤為深刻。

全球最長臂架泵車、全球最大噸位內爬式動臂塔機、全球唯一采用伸縮主臂便可實現3.0MW風力發電機組安裝的全地面起重機、全球首款純電動汽車起重機……在工程機械展區,工作人員耐心地向調研組一一介紹著這些領跑世界的“大塊頭”。

除了“大塊頭”吸引眼球,還有“小家伙”也引人注目。在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展區,展柜中陳列著我國自主研發的各種型號的芯片、模塊、元件等,如:飛騰騰云S2500芯片、國產自主DSP芯片、碳化硅充電模塊等等,其工藝、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如果說,展覽只是讓調研組通過模型、圖片在內心感受我國的科技實力,那么,在生產車間近距離看到、接觸到實物,則讓大家對“國之重器”的風采更為直觀。

走進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各式各樣的盾構機、掘進機等高端機械裝備吸引了調研組的目光。工作人員介紹,隧道掘進機產業是鐵建重工最重要的主導產業,從0.5米到23米的直徑都可以生產,其中盾構機、TBM、斜井掘進機、豎井掘進機研制技術全面領先,實現了中國隧道工程裝備從依賴進口到替代出口,再到批量出口的過程。2019年,鐵建重工盾構機元素登上彩車參加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游行。

在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調研組還現場體驗了該公司研制的新型列車——有的出口國外,如馬來西亞吉隆坡3號線全自動駕駛輕軌、首款滿足歐洲TSI標準的雙流制雙層動車組;有的服務國內,如專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崇禮賽區特別研制的三模塊單車型儲能式100%低地板有軌電車車輛,是國內首個單車型三模塊有軌電車項目。

可以說,這些都代表了我國工程機械與軌道交通裝備的實力水平。調研組還了解到,湖南省的電力機車產品占全球市場份額超過20%,居世界第一位。由中車株機提供動力和控制系統等關鍵裝置的超高速列車,跑出了486.1公里的世界最高運營實驗時速。

看到我國重型大型設備設計生產所取得的矚目成就,全國政協委員王寧利有感而發:“這些成就的取得有兩大因素,前期長期的積累和基礎是發展的基石;新的創新機制是企業發展的再生動力。”他還對湖南省科技發展依托大學、研究機構,采用創新性機制和企業形成了產學研的成功模式表示贊賞。

其實,在考察湖南湘雅三醫院自主研發的手術機器人時,王寧利的感受更加強烈。2020年,湘雅三醫院研發的國產“妙手S”手術機器人安全性和有效性完成前瞻性、多中心、隨機、單盲、平行對照的二期臨床試驗。“這預示著在國家重大項目支撐下,我們突破了國外某些國家對我國的技術封鎖,研制了新一代手術機器人,通過多項技術創新形成右主從映射檢測策略優化的突破,為普外科、婦科、胸科、泌尿科手術提供了新的設備,這將逐步形成由國產替代進口的新局面。”從事醫學工作的王寧利說。

“湖南有這些優勢條件,那么,在部署新一輪重大專項中,湖南下一步想要什么?”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殷曉靜有感而發。在她看來,湖南應盡早在重大專項布局中做好準備,一方面增加平臺集聚資源,另一方面支持當地試點探索新的機制,盡快謀劃好未來湖南有關方面參與的互動機制、合作機制、協同機制。

▲▲▲盡快啟動新一輪部署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去年9月召開的科學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寄語我國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如今,“四個面向”已經成為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在吉林、湖南兩省的調研期間,調研組欣慰于兩地在一些科技前沿領域競相涌現的重大創新成果,有的已經突破了“卡脖子”問題,有的在世界范圍內進入并跑、領跑階段。地理環境天壤之別的兩個地方,在科技創新方面都表現出令世界矚目的成績,為我國科技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撐。

累累碩果固然值得認可,不過,“十四五”乃至更長遠目標的重大任務更應該被重視。因為,加快科學技術發展、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我們還需要較長時期的艱苦努力。

全國政協委員趙宇亮關注到兩地成果轉化方面的問題。他認為,科研領域尤其是基礎研究,不能急于追求產業落地,“有時候地方政府過于追求發展經濟,但基礎研究成果不可能立刻產出GDP,這是不現實的。建議在成果轉移轉化中,理順市場化參與和政府參與之間的關系,做好銜接,讓市場、企業、政府三者形成合力,讓重大專項能夠為國家自立自強服務。”趙宇亮說。

全國政協委員周玉梅建議,盡快啟動新一輪重大專項。“上一輪重大科技專項從2006年部署,2008年啟動,國家投入巨大,成效顯著。地方政府也看到了重大科技專項對地方科技及經濟的帶動。重大專項是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為實現國家戰略目標、集成科技資源、實現重點領域跨越發展而設立的。那么,面對新一輪重大專項,無論是吉林還是湖南,準備好了嗎?兩地應該盡快梳理出與重大專項契合得更為詳細的規劃,為在重點領域加快啟動新的重大專項提供有益的參考。”

“希望下一輪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真正形成‘大兵團作戰’、聯合攻關的創新體制。”全國政協委員田進認為。據他了解,醫療器械、醫用設備和廣播影視領域的高端設備大多都是國外進口的。田進表示,我國實施科技發展戰略和重大科技專項攻關,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但仍需加強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建立健全專家庫,完善人才使用機制。

在深入交流中,調研組也聆聽到吉林、湖南兩省的訴求以及做的準備工作——

吉林省相關科研單位、企業有關負責同志表示,希望國家支持建設東北地區高水平大學群,布局建設國家科技平臺,加強多學科深度融合,謀劃跨學科綜合交叉的重大專項,盡快啟動傳染病防控及醫療裝備重大專項等等。

湖南省梳理出關鍵核心技術清單,圍繞國家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布局、當地優勢特色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向省內各類創新主體廣泛征集技術需求。同時,對標科技部、中國工程院梳理的“卡脖子”技術,開展進口裝備、產品、技術專題調研,征集到800余項“卡脖子”技術、前沿顛覆性變革技術和重大核心關鍵技術需求,整理出4張“卡脖子”技術問題清單,進一步明確了“十四五”期間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方向。希望國家支持湖南牽頭實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領域、種業領域、新材料領域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同時支持湖南試點探索統籌央地資源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新機制。

重大專項是我國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經過一周的考察調研,調研組對“十三五”時期重大專項的情況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對接下來部署規劃有了新的思考認識。調研組認為,吉林和湖南兩省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特色,瞄準當前新形勢和新任務,緊跟國家重大專項步伐,堅定發展信心和決心,以科技重大專項激發企業創新活力。要借鑒先進經驗,圍繞重點領域實施好科技重大專項,打好關鍵技術核心攻堅戰。同時,創新人才體制建設,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激發人才創新活力,推動高端人才團隊培養和創新平臺載體建設,為國家部署新一輪重大專項做好全面準備。

編輯:賈元昌

關鍵詞:科技 專項 國家 調研 大專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 | 亚洲欧洲日韩在线不卡 | 中文字幕手机在线视频不卡 | 天天爽天天狠久久综合 | 伊人亚洲免费看国产精品 | 尤物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