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聞
為患者消除病痛 讓中醫落地生根——記津巴布韋首家中醫針灸中心負責人、中國援津醫療隊隊員孫爽
新華社哈拉雷4月26日電通訊:為患者消除病痛 讓中醫落地生根——記津巴布韋首家中醫針灸中心負責人、中國援津醫療隊隊員孫爽
新華社記者張玉亮
在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最大的公立醫院——帕里雷尼亞圖瓦醫院里有一幢獨棟小樓,這是津首家中醫針灸中心所在地。作為第18批中國(湖南)援津醫療隊中唯一的中醫,孫爽毅然挑起重擔,擔任該中心負責人,用精湛醫術為上百名患者消除了病痛。她還有更大的目標:中醫藥在津巴布韋落地生根,培養更多中醫人才。
兩度援非
2020年對孫爽來說是忙碌而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暴發后,身為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內科主治醫生的她主動請纓,成為湖南首批援鄂醫療隊成員,在武漢首座以中醫為主的方艙醫院——江夏方艙醫院奮戰近1個月。5月,孫爽又與其他11名專家組成中國(湖南)抗疫醫療專家組,來到津巴布韋和赤道幾內亞助力抗疫。9月初,剛剛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的孫爽,又接到了新任務——加入中國第18批援津醫療隊,再赴津巴布韋。
重新回到南部非洲的孫爽把“主戰場”轉移到剛剛建成的帕里雷尼亞圖瓦醫院中醫針灸中心。她告訴記者,中心由中津雙方共同管理運營,開設中醫診療室、針灸艾灸治療室、推拿理療室、特色技術培訓室等科室,通過針灸、艾灸、火罐等中醫藥特色技術,為當地民眾提供高水平診療服務,同時對當地醫護人員進行中醫理論和實踐培訓。
多名津高層官員對中醫針灸中心寄予厚望。津副總統兼衛生部長康斯坦丁諾·奇溫加在中心揭幕時致辭說,實踐證明,中醫藥對治療多種疾病和緩解疼痛有明顯療效,他對中醫針灸中心的醫療水平和服務質量充滿信心。
“針”到“痛”除
從去年10月開始試營業至今,中心已接待150多名當地居民和華僑華人。孫爽以精湛的醫術和耐心的服務,贏得了患者一致好評。
“我患腿部肌肉萎縮已經5年,多方治療也不見效。看到報紙上關于中醫的新聞,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治一治。”日前,當地居民約翰·姆邦多扎拄著拐杖走進中醫針灸中心。他告訴記者,希望“來自東方的醫術”能緩解痛楚。經過1個小時的針灸治療,姆邦多扎腿部疼痛大為緩解。他向孫爽表示感謝,約好了下次治療時間。
當地居民吉夫特·蘇卡拉因中風導致半側身體麻痹,他用“神奇”來形容針灸:“孫大夫給我扎針后,我的身體麻痹就有所改善;第二天早上醒來后,身體感覺比之前好了很多,針灸太神奇了!”
在孫爽看來,病人減輕病痛就是醫生最大的成就。即使是一些慢性的、不可治愈疾病,她也努力通過按摩、針灸、艾灸等手段減輕病人疼痛。
今年3月底,孫爽獲得了津巴布韋頒發的首張中醫執業證書。目前中醫針灸中心仍處于試營業階段,所有治療都免費提供。孫爽表示,中心正式營業后,收費也將遵循平價原則,讓收入不高的患者也能負擔得起。
薪火相傳
為患者治療時,孫爽身邊時常伴著當地醫生卡倫·古魯雷。這名女青年曾在江西中醫藥大學學習中醫,現在是中心見習醫生。古魯雷對中醫有著自己的理解:“西醫更講究對癥下藥,中醫卻側重于全身調理。如果能將兩者有機結合,效果將是驚人的。”
為當地培養中醫人才也是中醫針灸中心的重要任務。孫爽說,目前中心正與津衛生部和醫院協商,盡快開設中醫人才培訓班,學員是醫生或醫學院學生,力爭每年培訓20至30名中醫。通過3個月培訓,他們將對中醫理論和治療手段有一定了解和實踐。中心也會從中聘用一些醫生,與中方醫生配合,共同為患者診治。
去年,連花清瘟膠囊完成注冊,成為首款“落地”津巴布韋的中成藥。孫爽說,她和同事正努力推動更多中成藥和中藥飲片在津巴布韋注冊,使中藥更好地造福當地患者。
杏林春暖,橘井泉香。中醫針灸中心的投入運營、中藥的成功注冊,只是中醫在津巴布韋落地生根的第一步。孫爽希望,中心能夠成為中醫在非洲國家落地的“樣板工程”,津巴布韋成為整個非洲發展中醫藥事業的“教科書”。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中醫 中心 針灸 孫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