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宏觀
全國政協委員閻峰:
證券行業一季度凈利潤有望超過400億元針對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全國政協委員、國泰君安國際董事會主席閻峰接受人民政協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統計數字表明,我國經濟恢復增長,生產需求持續改善,新動能快速成長,質量效益穩步提高,就業物價總體穩定,市場預期穩中向好。
閻峰表示,從證券行業角度來看,受益于客戶風險偏好修復和投資需求增加,一季度A股股票及基金日均成交額10202億元,同比增長11.6%,預計行業一季度經紀業務收入同比增長5.8%。兩融日均余額同比增長55.5%,預計信用業務收入大幅增長。投行業務方面,受到加強IPO審核影響,IPO規模同比下降3.2%,而再融資、債務發行規模分別增長27.6%、增長6.1%,預期投行業務收入小幅增長。自營投資方面,在A股市場先揚后抑,滬深300指數、創業板指數、中證全債指數一季度回報率分別為-3.13%、-7.00%、0.98%背景下,隨著券商金融資產快速增長,自營業務投資收益預期將出現分化,提示券商在投資擇時與控制回撤等方面能力的顯著差異。預計一季度券商行業投資業務收入預同比增長8.4%。綜合來看,證券行業一季度凈利潤有望超過4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5%。
“宏觀經濟政策暨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取決于我們對經濟形勢的正確分析和判斷,因此政策方向的前瞻性非常重要。央行近年來貨幣政策工具箱的豐富性大大增加,為我們精準靈活使用政策工具實現調結構保增長創造了條件。”在閻峰看來,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不應是基于經濟增長數字的滯后變量,而應是基于對未來經濟增長預期的逆周期調節先行因子。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工具選擇方面,必須注意不同政策工具在政策傳導的有效性和傳導效率方面的差異。此外,在中國這樣一個地區、行業差異很大的復雜經濟體,結構性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運用十分重要,以確保政策實施的精準性和有效性。最后,微觀經濟主體治理機制的有效性非常重要,需要推動改革實現責權利匹配、風險收益對稱,為政策有效實施提供良好土壤。
展望未來,閻峰表示,我們對中國經濟增長和資本市場發展持謹慎樂觀態度。總體來看,中國經濟將在2021年逐步釋出增長動能,為下一步重回快速增長軌道創造條件。預期2021年GDP增速約為8%左右,資本市場有望在震蕩中上行。具體而言,消極因素是我們面臨的挑戰和風險主要來自中美地緣政治張力升高,美國針對中國高科技企業的打壓、拉攏歐英日加澳圍堵中國的國際環境不利中國經濟雙循環順利實施。同時,美歐寬松貨幣政策造成的股市非理性繁榮難以持續,由此導致的通脹、美元指數走低、股市大幅下滑的壓力可能會顯現并產生溢出效應,造成全球流動性緊縮引發市場動蕩;積極因素是中國疫情防控形勢樂觀、疫苗接種穩步推進,有利消費、生產和投資活動進一步恢復,國內大循環前景樂觀。隨著全球疫情緩解、經濟緩慢復蘇,出口有望實現較快增長,同時“十四五”規劃及相關配套政策的實施為經濟增長注入動能,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的靈活組合調整能夠為經濟增長提供保障。
編輯:秦云
關鍵詞:證券行業 一季度 凈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