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熱點背后 政協歷史 奇聞軼事 軍事歷史 口述歷史

首頁>春秋>熱點背后

云岡研究院策劃推出“中國與世界”系列重磅展覽

2021年05月06日 10:28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本報訊(記者 付裕)云岡研究院日前對外表示,將于近期策劃推出“中國與世界”系列展覽,聚焦云岡石窟的歷史文化意義,繼往開來,推動文化遺產當代價值的闡釋與實現。

云岡石窟第11窟東壁太和七年(483)《五十四人造像題記》

云岡石窟第11窟東壁太和七年(483)《五十四人造像題記》

據了解,此次系列展覽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展覽主要以中國文物為主題,由四個主題展覽組成,分別為“云岡第3窟考古成果展”“云岡窟頂建筑遺址考古成果展”“曇曜與大像窟開鑿展”以及“平城與洛陽的魏碑展”。第二部分展覽主要以世界各地文物為主題。

其中,前兩個主題展覽為“鑿石開山,因巖結構——云岡第3窟考古成果”和“山堂水殿,煙寺相望——云岡窟頂建筑遺址考古成果”。這兩項考古工作因成果卓著、意義重大,分別被評為1993年、201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其中,第3窟作為云岡石窟規模最大的洞窟,也是北魏大型洞窟中開鑿未完工的洞窟之一,唐遼金時期屢有修繕,保留了大量的石窟開鑿、取石和后世修補及使用痕跡,考古發掘在考察石窟開鑿技術方法、取石途徑、石料利用,以及后世沿用期間的寺院景觀變遷等方面均有重要收獲??唔斀ㄖz址考古重現了兩處北魏至遼金時期的寺院遺址,是我國目前出土的規模最大、年代最早的石窟寺遺址,且遺址中的地穴式鑄造井臺、熔鐵爐布局也是中國考古史上的首次發現,為了解北魏云岡寺院的結構、布局和規模提供了新材料,并進一步確認了以云岡山頂寺院與山下石窟組合構成宗教信仰空間的新模式。

同時,“真容巨壯,世法所?!獣谊着c大像窟開鑿”展覽聚焦于云岡石窟最早洞窟“曇曜五窟”的開鑿。展覽以高僧曇曜的一生,串聯起十六國至北朝早期民族匯聚、文化融合的歷史,而曇曜開創的五座大像窟不僅整體布局嚴整,風格和諧統一,是中國佛教藝術發展史的第一個巔峰,甚至可能是世界上最早以巖石雕刻出的大型造像。

此外,“隸楷之變,莫備于魏——平城與洛陽的魏碑”展覽基于云岡留存的北魏造像題記,并攜手北魏遷都洛陽興建龍門石窟中的造像題記共同展出,康有為曾評論說北碑莫盛于魏,而魏碑書體上承漢隸余風、下啟唐宋楷書,記錄了中國書法在這一多元文化匯聚時代所經歷的瑰麗轉變,是北朝文化發展的又一個側面。

據了解,此四個展覽均配以云岡石窟發掘所獲文物,通過考古與相關研究成果,復原了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記錄的“鑿石開山,因巖結構,真容巨壯,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煙寺相望”這一云岡石窟恢宏景象,并使觀眾感受其中傳承千余年的燦爛歷史與文化。

布特卡拉一號佛教寺院遺址出土的浮雕板殘段(意大利地中海與東方學國際研究協會供圖)

布特卡拉一號佛教寺院遺址出土的浮雕板殘段(意大利地中海與東方學國際研究協會供圖)

云岡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好云岡石窟,不僅具有中國意義,而且具有世界意義。正因如此,本次系列展覽的另一個部分,選擇與云岡或直接或間接相關的三個主題展覽,從另外的視角反觀云岡。

其中,第一個主題展覽圍繞著位于中亞地區的斯瓦特所展開,此處,意大利地中海與東方學國際研究協會在該地區已經連續開展了65年的考古發掘與研究工作,對這樣一個地區的考古工作的回顧,是討論云岡傳播路線上所無法回避的一個重要節點。

第二個主題展覽圍繞柬埔寨吳哥窟所展開。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自1998年開始便在該地區陸續間斷開展保護修復工作,吳哥古跡保護行動也代表了我國保護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增進國際交流的初心。

同時,圍繞“萬里茶道”展開的第三個相關展覽將聚焦茶文化。時至今日,這條不斷累進、發展的交通線上已形成了一系列與茶有關的文化遺產地,在沿線各國、各地方的共同努力之下得以保護。

云岡石窟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它的歷史并未因石窟開鑿的結束而終結,北魏早期各族人民在此交往交流,石窟內容集雕塑、繪畫、建筑、音樂、書法等藝術元素為一體,反映著北朝各民族匯聚、文化融合的獨特歷史面貌,其讓不同文化彼此理解欣賞、共存共榮的內涵,在當代仍有重要意義。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展覽 云岡研究院 考古 云岡石窟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婷婷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 | 一区二区日本精品理论片 | 婷婷色六月综合缴情 |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 | 香蕉97超级碰碰碰视频 | 鲁丝片A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