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熱點背后 政協歷史 奇聞軼事 軍事歷史 口述歷史

首頁>春秋>熱點背后

淮海路上的革命文物

2021年05月13日 10:51  |  作者:施泳峰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百年淮海路,不僅見證了上海從小漁村到大都市的華麗蛻變,也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從石庫門到天安門的艱苦奮斗歷史。

微信截圖_20210512134708_副本

《青年團籌集基金啟事》

《青年團籌集基金啟事》

《青年團籌集基金啟事》現藏于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由上海市政協委員、全國青聯常委邵楠捐贈。這是一份小楷書法藝術品,是俞秀松在建團初期親手撰寫的。

1920年8月,在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的領導下,李漢俊、陳望道、沈玄廬、袁振英、葉天底、俞秀松、施存統、金家鳳等在法租界霞飛路6號(今淮海中路567弄6號)發起成立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前身——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由俞秀松擔任青年團書記。

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是我國第一個地方團組織,它的創建帶動了全國各地團組織的建立。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向全國各地的共產主義者寄發團章和信件,積極指導各地建團工作。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在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的領導下,團結和教育廣大革命青年積極學習馬克思主義,先后安排30多位革命青年,如劉少奇、任弼時、蕭勁光、羅亦農、梁柏臺等,遠赴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深造,他們后來大多成為中國共產黨的骨干力量。

1921年初,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員已經達到200多人,全國有1000多人。1921年3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在上海成立,由于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在各地團組織的建立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臨時章程》明確規定“正式中央機關未組成時,以上海機關代理中央職權”,因此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被青年共產國際稱贊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最好的一個地方團組織。

隨后,全國各地的社會主義青年團相繼建立,這為1922年5月在廣州舉行的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勝利召開奠定了扎實的組織基礎。1922年5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在廣州成立。1925年1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正式更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俞秀松(1899年—1939年),浙江諸暨人,是中國共產黨早期杰出的革命活動家,也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創始人。

俞秀松在這份《青年團籌集基金啟事》中寫道:“邦人君子及當代宏達鼎力匡襄,予以惠助,俾基金有著,團務自易策動,直接為社會青年謀公眾之福利,間接實興我國民族前途關系者綦巨,豈獨本團之幸焉。”可謂是滿紙慷慨激昂之言,鏗鏘有力,體現出熱血青年的拳拳愛國之心。

《共產黨》雜志創刊號

《共產黨》雜志創刊號

《共產黨》月刊創刊號

《共產黨》月刊創刊號長26厘米,寬18.4厘米,紙張泛黃,現藏于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第一份理論刊物,為早期中國革命指明前進的方向。

在淮海中路旁邊有一條叫南昌路的僻靜小路,1920年6月,在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的幫助下,陳獨秀、李漢俊、俞秀松、施存統、陳公培等在南昌路100弄2號發起成立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為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奠定了基礎。

1920年11月,為紀念十月革命勝利3周年,上海共產主義小組創辦《共產黨》月刊,這是上海共產主義小組創辦的半公開刊物,以先進青年和革命知識分子為主要宣傳對象,由李達主編,從1920年11月創刊到1921年7月停刊,共出版7期,每期為16開本,約50頁,發行量最高時每期5000份。

《共產黨》月刊的作者大多為上海共產主義小組成員,月刊以大量篇幅介紹共產國際和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的知識,特設專欄著重報道俄共(布)的經驗和列寧主義學說,以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國內工人運動的發展情況和文獻資料,并在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喊出了“共產黨萬歲”“社會主義萬歲”的口號。

《共產黨》月刊發表了一批由我國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如陳獨秀、沈雁冰、俞秀松、施存統、李達等撰寫的探討黨的基本理論的文章,他們十分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工人運動和農民問題的研究,主張無產階級聯合起來,批駁資產階級改良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等思潮。

《共產黨》月刊一經刊出就受到熱烈歡迎,被各地共產主義小組列為必讀材料,在革命群眾中廣為流傳。李大釗領導的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甚至向北大進步學生公開推薦《共產黨》月刊。

宋慶齡使用的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主席之印

宋慶齡使用的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主席之印

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主席之印

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主席之印高5.3厘米,邊長3厘米,牛角質地,現藏于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這是1932年宋慶齡擔任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主席時所使用的印章,1933年中國民權保障同盟被迫解散,此印遂不用。

1932年12月,宋慶齡、蔡元培,楊杏佛、黎照寰、林語堂等人在上海發起組織“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總會設在上海,還在全國重要城市設立分會。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的最高權力機關是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由宋慶齡、蔡元培、楊杏佛、林語堂、伊羅生、鄒韜奮、胡愈之等7人組成,宋慶齡擔任主席,蔡元培擔任副主席,楊杏佛擔任總干事。

1933年6月,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總干事楊杏佛被國民黨特務暗殺,中國民權保障同盟活動受到影響,無法繼續開展,不久被迫解散。

位于淮海中路1843號的上海宋慶齡故居是一幢紅瓦白墻的小洋房,這是宋慶齡居住和生活時間最長的地方,1981年被列為上海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1年入選上海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錄。

(作者系上海市黃浦區政協委員)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上海 青年團 社會主義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国产欧美亚洲 |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 | 亚洲综合一区在线 | 亚洲欧美国产另类 | 亚洲五月婷婷久久综合色 | 亚洲乱码成熟在线视频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