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宏觀
上海市浙江商會:理想信念教育向陽而生
上海市浙江商會是工商聯系統首批“四好商會”、上海市5A級社會組織和首批品牌社會組織、上海市工商聯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示范點,如何將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融入商會建設當中,上海市浙江商會走的是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著眼企業發展的建設之路。
上海市浙江商會黨委副書記、秘書長吳仲春說:“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不是抽象的,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而是體現在商會日常工作中,體現在實實在在的服務上。應該說,在新時代商會改革發展中,更需要發揮黨的政治引領作用,推動商會品牌化、規范化發展。”
上海市浙江商會創立于1986年,至今已有35年的歷史,廣泛服務百萬在滬浙商。堅持黨的領導,首先是要做好黨的工作在商會平臺上的覆蓋。上海市浙江商會創立“1+3”運作模式,聯合搭建黨建聯席會平臺,匯集兩新組織中三種不同類型的黨組織,工作直接覆蓋140多家單位、18000多名黨員。黨委主動向前,承擔培育、孵化企業黨組織的職能,先后指導培育了30多家黨組織。
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是要落在實處才可以更好凝聚人心。商會的措施是,做好專業服務、做深產業服務。例如,商會抓專委會建設完善服務體系,近年來相繼成立產城、法律、金融、醫療、教育、人力資源和品牌等9個專業委員會。成立浙江省在滬人才聯合會,助推會員企業多方合作和多邊對接。針對融資問題,尤其是針對因疫情困擾企業的資金問題,商會主動而為,先后與6家銀行深度對接,按照“一企一策”訂制專屬金融服務方案,獲得2500億元授信,是上海市“政會銀企”四方合作機制的生動實踐。商會抓內外聯動助力企業轉型升級,主動與40多個主要國家在滬領館,與40多家海外商協會、銀行、律所和咨詢機構建立聯系,幫助會員企業在“一帶一路”全球化發展中占得先機。
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連接點是政商關系。以政商關系既“親”又“清”為目標,5年來,商會先后與上海的10個區政府,虹橋、臨港等重點開發區,浙江11個市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還和湖北、河南、海南、云南等省建立互動機制,明確了扶持政策、協調機制、對接部門,協助優化營商環境,幫助會員暢通與政府直接對話渠道。商會致力于政商良性互動,發揮商會代表人士的作用,主動融入統戰部、工商聯的工作體系中,參與組織各類專題座談會,安排走訪調研,上報調研信息材料,關注民營經濟發展現狀,主動反映企業訴求,將“政企互動”從桌面延伸到現場。
民營企業基業長青需要代際傳承,民營企業家理想信念教育離不開傳承。商會提出,要將“新生代”鍛造成商會發展的中堅力量。為此,商會抓主題教育突出言傳身教,與上海市、浙江省工商聯共同打造“浙商大講堂”,定期定點舉辦,線上線下相結合,通過浙商視角講述自己的故事,場場爆滿,反響良好。每年還舉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250多場次,多渠道地傳播浙商文化。商會抓青年一代強調不忘初心,成立了青年人才聯合會和青年企業家協會,重點安排新生代企業家參與商會重大學習考察、外事接待活動,創造產業合作機會,加速企業成長;設立青年創業創新學院,開展各類專題、主題培訓,讓浙商精神薪火相傳;每年舉辦“青年領袖峰會”、“浙青”籃球聯賽等各類活動,讓青年的新知識、新視野和浙商精神自然交融。
弘揚企業家精神,是提升商會價值認同、彰顯教育實踐活動核心價值的關鍵。商會引導會員企業將自身發展與國家戰略建設結合起來。例如,商會發起成立“長三角浙商聯盟”,開展“天下浙商家鄉行”和“長三角浙商論壇”活動;聚焦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核心區建設,啟動“長三角浙商G60科創基地”項目。為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商會號召會員企業參與東西部協作精準扶貧,在西藏、新疆、云南等地,除了產業幫扶,還助推當地的教育、醫療事業發展。商會成立公益基金會,設立教育、醫療專項救助資金等,為企業提供履行社會責任的公共平臺。去年,在應對突發新冠肺炎疫情時,商會首倡,企業響應,直接捐助現金(含基金)超過15億元;醫療物資2683.31萬件;各類緊缺生活、生產物資超過200噸。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十四五”開局之年,吳仲春說,商會要以“向陽而生”的姿態,跟黨走,把牢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他表示,商會今年計劃從“慶祝建黨百年,扎實推進黨建工作”“規范組織建設,優化內部治理結構”“整合服務資源,持續加強會員服務”“促進多點連接,切實做好產業服務”“展示浙商風采,不斷提升品牌價值”“支持人才工作,賦能商會創新發展”等六個方面推進全年工作。
編輯:秦云
關鍵詞:上海市浙江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