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綠·聲音 綠·生活 綠·人物 綠·能源 綠·產業

首頁>生態>綠·產業

“先種3年梭梭,再種3年肉蓯蓉,6年后就成金子了”

阿拉善生態產業助力戈壁增綠牧民增收

2021年05月17日 15:01  |  作者:鄧佳  |  來源:中國環境報
分享到: 

剛剛立夏,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蘇海圖嘎查的牧民馬忠強就來查看自家種的2000畝肉蓯蓉。

肉蓯蓉是一種寄生于沙漠植物梭梭根部的植物,素有“沙漠人參”之美譽,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眼下,正是肉蓯蓉新苗出土、老株開花的時候。馬忠強每天都會去巡視他的梭梭林,看看肉蓯蓉的長勢。

今年46歲的馬忠強返鄉治沙之前一直在外漂泊,放羊、跑運輸、開飯館干了個遍,可是做啥都賠錢,生活一直非常艱辛,這讓他一度十分迷茫。

阿拉善盟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將生態建設與扶貧開發相結合,在生態工程和資金安排上重點向貧困旗縣傾斜,優先扶持貧困農牧民參與到生態建設中。一個個生態項目的實施,為當地農牧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根據阿拉善左旗有關退牧還林還草、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只要退牧,每名18-60歲的成年人每年能得到1.5萬元的補償金,不滿18歲的未成年人也能領到3000元。阿拉善盟還廣泛吸納社會力量前來參與,依托阿拉善SEE等公益機構,對馬忠強這樣的牧民給予大力支持,不但為他們提供梭梭種植和管護方面的技術指導,還按種植地塊面積為其提供資金補助,一旦驗收合格,資金就會發放到種植戶手中。

2012年,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馬忠強回到家鄉在自己承包的荒漠化戈壁上開始種植梭梭。如今他已成功種植梭梭林1萬多畝,并于2015年開始在梭梭根部接種肉蓯蓉2000畝。

“先種3年梭梭,再種3年肉蓯蓉,6年后就成金子了。”種植梭梭和肉蓯蓉使馬忠強一家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每年我家肉蓯蓉平均能產出鮮貨13噸,一公斤價格平均能達到30多元錢,年毛收入有40萬元。”收入增加了,馬忠強還在阿拉善左旗的縣城買了房子。

不僅如此,梭梭等具備良好防風固沙效果的沙生植物也讓馬忠強的家鄉——干旱少雨的阿拉善地區生態環境得到了很大改觀。馬忠強感慨道:“我剛結婚那年,要刮起沙塵暴,十里外的山都看不見,能見度只有100米。現在黃沙漫天的情況少了很多。”

放眼大漠戈壁,由梭梭、白刺、沙拐棗等沙生植物組成的人工種植林帶在阿拉善隨處可見。當地牧民通過梭梭接種肉蓯蓉,逐漸擺脫了傳統養畜放牧的經營模式,探索出一條沙漠戈壁增綠、牧民增收的生態致富路。如今,在蘇海圖嘎查,成片的梭梭林已經在沙漠邊緣形成了一道綠色屏障。

編輯:秦云

關鍵詞:梭梭林 阿拉善盟 生態產業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精品怡红院 | 日韩高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 | 亚洲国产空姐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 天堂va欧美ⅴa亚洲va在线 |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网站高清 | 亚洲人成人一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