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宏觀 金融 行業 國企 民企 人物 新資訊

首頁>經濟>資訊

我國新能源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2021年05月21日 14:51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北京5月21日電(記者 高志民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中國能源轉型:走向碳中和》發布會暨碳中和與綠色能源發展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中國能源轉型:走向碳中和》課題組介紹,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新能源產業政策,內容涉及年度規模管理、項目建設管理、運行消納、價格補貼等環節。新能源產業政策以完善項目規劃建設、加速新能源補貼退坡、建立新能源消納保障機制為重點,推動新能源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2020年7月,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三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并修訂《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管理辦法》,明確到2021年陸上風電、光伏電站、工商業分布式光伏將全面取消國家補貼。

由于水電和生物質發電受資源限制,核電建設周期長,要實現《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提出的“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全部發電量的比重力爭達到50%”的目標,實現“十四五”能源高質量發展主要依靠光伏發電和風電加快發展。

未來,面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和國內政策補貼滑坡等多重壓力,新能源產業將如何發展?產業政策還能在哪些方面發揮作用?《中國能源轉型:走向碳中和》指出,第一,多渠道募集補貼資金,解決補貼拖欠的遺留問題。第二,轉換補貼重點,補貼由新能源投資生產端向新能源消費端轉型。第三,加強補貼資金監管,根據新能源發展規劃,提高補貼資金使用效果。

課題組給出五大具體建議。

一是借力能源金融,解決補貼拖欠遺留問題。2020年后,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全面平價上網,新增項目國家不再實施補貼,預計在2028年,電價補貼缺口將達到峰值,之后每個年度可再生能源基金收入將大于年度新增補貼需求。未來,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有能力承擔存量項目補貼以及償還可再生能源專項債或基金利息。因此,可以通過金融手段補充可再生能源基金的暫時性缺口,保障補貼資金的及時撥付。

建議有關部門批準可再生能源附加基金授權管理機構牽頭設立新能源補貼專項基金,由政策性銀行和保險債權等機構作為基金合伙人提供資金。新能源補貼專項基金成立后,一次性兌付之前拖欠款項,并按時撥付之后的補貼。該專項基金墊付補貼形成的利息由可再生能源基金來承擔;本金由可再生能源基金逐年累加返還。設立新能源補貼專項基金,有利于一次性解決補貼的歷史遺留問題,協助企業實現財務穩定、高質量發展。

2020年7月15日,財政部、生態環境部、上海市等多家部門和機構共同發起設立的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色發展基金公司”)在上海揭牌,首期募資規模885億元。基金將重點投資污染治理、生態修復和國土空間綠化、能源資源節約利用、綠色交通和清潔能源等領域。也可以考慮利用綠色發展基金公司的平臺,設立專項基金,墊付補貼資金。

二是完善綠證交易機制。我國從2017年7月開始啟動綠證自愿交易,目的是彌補部分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并逐步培育我國綠色電力自愿消費市場。但是從綠證自愿交易的實際運行情況來看,綠證核發范圍、價格機制和交易模式方面均有較多限制,市場活力不足、成交量低。

從國際上推行綠色電力和綠證交易較為成功的國家來看,綠電市場一般分為強制市場和自愿市場兩類,兩個市場既可結合、相互關聯運行,也可獨立運行。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是驅動強制市場的核心政策機制,自愿市場的發展則受社會環境導向、企業和居民綠電消費意愿的影響。美國綠電自愿交易市場的成功得益于政府支持與推廣、非政府組織的宣傳、第三方/非政府組織認證、企業/機構的可再生能源承諾。

綠證交易制度的推出對凝聚社會共識、推動能源轉型具有積極意義。為發揮綠證交易促進清潔能源高效利用和降低國家財政資金補貼強度的積極作用,建議盡快修訂完善我國綠證交易機制,進一步完善綠證交易與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目標履行的關聯機制、建立完善綠色電力市場化交易機制、擴大綠證核發范圍、推動價格與補貼限額脫鉤、逐步開放二級市場、加強社會意識引導、對于采用綠色電力的企業和居民給予優惠政策等,推動綠色消費理念和習慣全面形成。配額及綠證交易是新能源的重要制度設計,可增加新能源供應、保障新能源消納、減緩財政補貼壓力。在自愿交易與強制約束結合的安排下,綠證交易可以改善新能源企業現金流、緩解補貼壓力。

三是探索新能源企業應收賬款資產證券化。應收補貼款是一類適合金融化的資產,可以作為票據類金融工具,有利于企業盤活資產、加快資金周轉、拓寬融資渠道。

對于中央企業所屬的新能源投資商而言,發行綠色債券具備信用評級高、擔保能力強等諸多優勢。但對于一般新能源運營商,尤其是民營企業而言,應收賬款資產證券化實施難度較大,面臨諸多限制,如發起人信用等級、抵質押物等擔保、應收賬款價值等,需要產業與金融協同降低項目風險。另外,發行針對新能源補貼的國債也是彌補財政補貼缺口的一種方式。

四是轉換補貼重點,給予“光伏+儲能”、BIPV等先進技術應用模式扶持政策支持,促進光伏與多種能源、多種場景結合發展。

我國光伏發電已基本實現了用戶側的平價上網,發電側的平價上網也即將在全國范圍內實現。“十四五”期間,光伏發電將不再需要國家補貼,可依靠自身的經濟性市場化發展。但從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提升電能輸出質量、降低綜合發用電成本角度考慮,光伏發電與儲能、風電、水電、光熱等多種能源的結合,以及光伏發電在與建筑物一體化(BIPV)等新場景的應用將是光伏發電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并進一步提升我國光伏發電應用技術水平的必然需求和趨勢。

因此建議借鑒歐美國家政策,對我國光儲結合系統、與建筑物結合的光伏產品,以及離微網等特定場景的應用給予政策支持。例如,對光儲結合系統的應用,建議初期采取初裝補貼、稅收抵免等方式培育市場,后期隨著成本下降可逐步削減補貼標準,并適時引入競價機制促進成本下降;對于建筑一體化產品的應用,借鑒美國加州等關于屋頂光伏的規定,對新建建筑物提出明確的綠色要求,對存量建筑物鼓勵通過改造實現建筑物與綠色發電系統的結合。

五是加強監管,避免一擁而上,提高補貼使用的監管力度與透明度。建議企業專款專用、專戶管理。可以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通過招標方式確定支持的項目和資金數額。對示范性廣、帶動力強、效益好的新能源項目進行擇優扶持。專項資金管理和使用接受社會監督。

優先給予研發能力強、能填補國內技術空白和迅速實現產業化的新能源創新技術資金獎勵,對列入國家和省級新能源產業關鍵技術領域及國家新能源領域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給予一定資金獎勵。以獎代補,提升企業運營能力。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補貼 新能源 發展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国产精品久久午夜夜伦鲁鲁 | 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一线久久 | 亚洲日韩色欧另类欧欧美 | 日本乱码伦十八在线观看 | 最新国产在线AⅤ精品 | 婷婷的五月天在线视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