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資訊 法治時評 法治人物 法律速遞 盈科說法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首頁>法治>要聞

營商環境評價不能異化為生意

2021年05月21日 16:15  |  作者:馬樹娟  |  來源:法治日報
分享到: 

5月18日,在國家發改委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相關新聞發言人指出,當前,營商環境評價亂象頻出,將會同有關方面進行查處,堅決斬斷營商環境評價背后的利益鏈條。

營商環境反映著一個地方的市場發育程度、法治保障程度、對外開放水平,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軟實力的重要體現,也是驅動經濟的重要抓手。為了更好引導和督促地方政府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良好環境,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的《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明確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營商環境評價體系。但也強調,開展營商環境評價,不得影響被評價者的正常工作或者增加其負擔,更不得利用評價牟利。

但現實中,本應引導地方政府深化改革的營商環境評價,卻在一些地方被異化成一門生意:有的機構為凸顯評價的“權威性”,讓榜單賣個好價錢,隨意打出“中國”“國家”的名號,誤導公眾;有的借開展營商環境評價之機,向地方政府收取參會費、培訓費;有的以提升名次、頒發獎項為名,向地方政府收取“好處費”“贊助費”……面對各類營商環境評價榜單的誘惑與壓力,一些地方政府不是靜下心來在優化營商環境上出實招,而是頭腦發熱地在各類榜單的排名上花心思。如此“努力”不僅用錯了方向,這種“配合”也讓整個營商環境評價領域更加魚龍混雜。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最有發言權,而非各種可以花錢買來的排名。面對異化的營商環境評價亂象,地方政府要保持清醒:花錢買來的排名或許可以在短期內成為招商引資的敲門磚,但絕非促進地方經濟長期發展的萬能藥,唯有真正種好“梧桐樹”,方可引來“金鳳凰”。當然,有關部門也要從“供給側”著手,依法嚴厲懲治各類注水、造假、假借排名收費等違法行為。只有這樣,才能讓營商環境評價真正成為營商環境的“晴雨表”。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營商環境 評價 生意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v天堂v手机在线 | 色妞AV永久一区二区国产AV开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 |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线路2区 | 日韩国产精品天天更新 | 日韩精品秘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