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資訊 法治時評 法治人物 法律速遞 盈科說法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首頁>法治>要聞

“奪命馬拉松”敲響安全保障警鐘

2021年05月26日 11:29  |  作者:史奉楚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5月22日,白銀市景泰縣舉行的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百公里越野賽遭遇極端天氣,造成21人死亡。甘肅省委、省政府已成立事件調查組,對事件原因進行進一步深入調查。(5月23日,澎湃新聞)

如果不是因為出現極端天氣,這次比賽或許會再次圓滿收官。據參賽選手透露,此次賽事組織得比往年有進步,但遺憾的是,看似組織得力的比賽,一旦遭遇極端天氣等不確定因素,就暴露了安全短板。而在群體活動中,如何做好安全預案和防護措施,顯然比活動本身更值得關注。

可以說,這次賽事傷亡人數之多駭人聽聞,超出群眾和賽事組織方的想象。突發極端天氣固然屬于不可抗力因素,可成為免除責任的事由,但如若存在預判不到位、組織不周密、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等疏漏的話,活動組織方無疑也應承擔責任。也就是說,極端天氣并不是萬能的免責事由——作為有眾多人員參與的群體活動,其組織方理當預判到各種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進而做好周密部署和應急救援。

據現有信息可知,該比賽路段地形復雜,海拔上升較快,且有部分賽段處于無人區。據參賽者介紹,賽事的強裝清單中,除了救生毯外并無其他裝備,如沒有防風、防雨、保暖裝備,沒有手機備用電池,沒有備用能量補給,且缺乏全程追蹤機制和預測機制,無法精確發現突發狀況供組織方參考。加之整個賽程中的補給站點不足,以致在突發事件后無法為參賽人員提供及時有效的救援和庇護。

也即,極端天氣只是客觀因素,是“天災”;組織不力、管理無方卻可能是實實在在的“人禍”。如果組織方能夠少些僥幸心理和松懈情緒,在裝備檢查、風險預判、中途補給、臨時救援、應急能力方面盡心盡力、周密部署的話,必然會減少很多潛在風險,將天災帶來的損失降至最低。

反觀一些國家對戶外運動管理得就較好,比如,法國的阿爾卑斯山脈步道是戶外路線規劃設計的正面典型,全程所有路徑都有編號,每個岔路口都有方向和時間標識;所有步道每隔一段都有油漆標注的最近的避難所信息,就連一些懸崖上都開鑿了避難所。一旦有戶外玩家遇到危險,可以及時進行緊急避險。

近年來,各地紛紛興起了舉辦馬拉松、越野跑的熱潮,參與者眾多,但部分賽事亂象叢生,淪為賺錢工具,缺乏足夠的安全保障機制。馬拉松、越野跑等戶外運動都是在挑戰人類極限,要吸取血的教訓,盡快對馬拉松、越野跑等戶外運動進行規范化管理。主辦方也應引以為戒,唯有對生命負責,為安全著想,全力做好安全防范和應急處置工作,才能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安全 極端天氣 奪命馬拉松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 | 香蕉国产人午夜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AV制服丝袜电影 | 亚洲欧美高清在线精品二区 | 亚洲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