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健康產業
新版康養藍皮書在京發布:
后疫情時代,康養產業大有可為人民政協網5月26日電(記者 高志民)為持續推動“健康中國”行動,促進我國康養產業可持續發展,中山大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與全國中老年網日前在北京聯合發布《康養藍皮書:中國康養產業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康養藍皮書)。
康養藍皮書由中山大學旅游學院發起,以中組部西部博士服務團成員為核心編委會,交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定期出版。《康養藍皮書》主編、中山大學旅游學院副院長何莽認為,后疫情時代,隨著政府對康養產業投入和支持的力度加大,消費者對健康的需求和意愿持續增強,康養產業發展迎來千載難逢的好時機。
報告提出了我國康養產業六大發展趨勢,厘清康養的核心業態和產業體系的關系,認為目前呈現以運動、療愈、研學和旅居康養為代表的四大業態,康養業態向氣候、森林、溫泉、中醫藥和特色農業等康養資源依附和聚集,在政策及基本不斷加持的背景下,產業發展機遇可謂井噴式出現,康養業態發展與產業生態體系正逐步形成。
據介紹,《康養藍皮書》在疫情中仍然延續往年工作,在持續優化康養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評價體系的基礎上,基于往年數據再歷時一年進行數據收集和整理,更新國內省、市、區(縣)等各級康養政策庫、康養項目庫以及康養指標數據庫,同時,新建立了全國康養會展數據庫和會展榜單。總報告部分結合 2020 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變化及影響,梳理了我國這一年康養產業發展概況與態勢:除康養旅游業因人員流動限制在疫情初期受到嚴重沖擊外,絕大多數康養業態因人們對健康更加關注而表現為穩中有升,親子、研學、運動等康養業態迎來發展新契機,“政府投入力度加大”和“康養生活成為主流觀念”保住康養產業基本盤并打開了未來市場空間。
發布會上,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明,重慶市石柱縣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縣長王露波還分別作為康養強市、縣優秀案例代表進行分享。
參會專家認為,康養藍皮書在我國康養產業發展研究中具有系統性和權威性,希望能為推動國內康養產業提檔增速提供些許參考借鑒,幫助業界找出更好適應后疫情時代的康養業態與產業運營模式,促進康養產業更好地整合資源,提升發展效率。
編輯:秦云
關鍵詞:康養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