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評論 藝文 閱讀 非遺 國學 人物 戲劇 國之瑰寶

首頁>文化>藝文

魂牽夢縈憶故園

2021年05月27日 14:12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分享到: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身在異鄉,對故鄉總有無盡的思念和眷戀。

  我家的老屋,建于上世紀60年代。三間兩層樓房,傾注了父親的心血。然而,老家城中村統一規劃改造,老屋面臨拆遷。

  初秋,我從京城趕回浙江東海之濱老家,和家人到村委會簽訂了拆遷協議。料想不久,老屋在挖掘機的轟鳴聲中頃刻坍塌,化作一縷塵埃。我獨自穿過那條窄窄的小巷,看一眼最后的家園。

  我在園內徘徊,目光一遍又一遍搜尋著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從屋里的土灶,仿佛看見母親、奶奶做飯時的裊裊炊煙。從柱子上掛的蓑衣、斗笠和農具,浮現父親勞作的身影。墻上貼著我當兵時兩次立功喜報,凝固著親人的笑容。

  父親是從50多年前開始籌建老屋的。那時,我們一家8口住在一間土改時分的房子里,十分擁擠。父母勤儉持家,夢想有自己的居所。父親是聞名鄉村的獸醫,靠給家畜家禽看病打針,增加點額外收入。在我七八歲時,一天,父親拿出一沓1元面值的錢讓我數。我數了數,正好100張。他說這100元留著蓋新房。那年正月初三破土動工,除了木匠、泥瓦匠外,都是左鄰右舍、同一生產隊的社友和親戚自愿相幫的。主人家只管一日三餐和一頓加餐。房子建成后,父親在屋邊的空地開辟了一個菜園。

  我入伍那年,與從小一起長大的幾位好友到大山里挖了兩棵柏樹苗,栽在門前,證明我離開老家的年頭與樹齡相同。第一次回家探親時,柏樹長得比我還高,郁郁蔥蔥。后來,因包產到戶分了田地,屋前的空地變成曬谷場,父親砍了我栽的兩棵柏樹。我曾為此感到惆悵。

  在一樓父母原來的臥室里,擺有立柜、矮柜和衣柜。立柜雙開門雕刻著花瓶和花,線條流暢優美。頂端鍍金的戲劇人物造像,栩栩如生。小時候,我見母親在立柜頂層藏有走親戚用的水果罐頭和荔枝、紅棗、桂圓等干果。我和弟弟肚子餓了,總惦記那里好吃的東西。衣柜如同“百寶箱”,里面有個白色瓷瓶,裝有古錢幣。有年大年初一,母親將銅幣分給我和弟弟作為過年禮物。大妹分到一枚銅錢,她用不同顏色的羽毛,制作成毽子,給我們帶來童年的歡樂。母親過世后,姨媽說,這些柜子是母親的嫁妝。

  父親一生辛勞。勞作之余或午休時,他習慣在竹椅上躺一會。這張竹椅仍放在房間里。靠墻根還放著一根水曲柳扁擔,是父親而立之年買的。挑擔時,隨著腳步的節奏,扁擔兩頭一聳一顛,顯得輕松豪邁,那是力和美的展示。正是父親厚實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和父愛的擔當!

  老屋通往村口有條小巷,40多年前我是從這條小巷告別家園的。當時我胸前披戴大紅花,淚水盈盈,卻不敢回首,徑直前行。后來聽鄰居說當時母親和奶奶、外婆站在二樓窗口,流著淚目送我。1993年國慶,我借出差之際順道回老家看望父母。歸隊那天清晨,父親讓我帶上做魚丸的紅薯粉,從小巷一直送我到村口。我漸行漸遠,回首看見晨霧中的父親站在那里不停地招手。誰能想到3年后,父親溘然長逝。這次送行,成為我與父親的永訣。

  燦爛的夕陽,給故園斑駁的青石墻體涂上一層金輝。窗玻璃反射出一束光芒,照射在小巷的路面上。日暮鄉關何處是?這是我魂牽夢縈的家園,記憶中家園的底片,不會褪色。(萬興坤)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故鄉 老屋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在线播放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少妇三级 | 尤物AⅤ国产在线精品 | 亚洲特级免费观看中文字幕 | 日韩精品专区一二三区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