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資訊
各界座談“駱玉笙藝術人生”
中新網天津5月29日電 (記者 張道正)根據中國現代曲藝大師、鼓曲泰斗駱派京韻大鼓開創者駱玉笙先生傳奇人生改編的影片《重整河山待后生》29日在南開大學首映,“駱玉笙藝術人生”座談會同步在具有光榮愛國主義傳統的百年名校南開大學舉行。
電影《重整河山待后生》以駱玉笙先生受邀演唱電視劇《四世同堂》主題歌《重整河山待后生》為線索,串聯起她在抗日戰爭前后,目睹日寇鐵蹄和地方黑惡勢力雙重壓迫下人民的苦難生活,滿懷悲憤,奮勇抗爭,由舊時代樸素的謀生意識、成名成家,轉變為為人民群眾服務,成為德藝雙馨的文藝工作者的心路歷程,展現了以駱玉笙為代表的愛國藝術家不屈不撓的風骨和愛國情懷。
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曲協副主席馮鞏為座談會發來賀信,他說,駱玉笙先生歷經舊時代和新社會,從普通藝人成長為德藝雙馨文化大家,是曲藝界的楷模。《重整河山待后生》渾厚悲愴的唱腔曾激發起無數國人的救國斗志,將駱玉笙的藝術成就推上了頂峰。電影將南開大學的愛國主義精神與駱玉笙的愛國主義精神有機融合,是電影藝術對曲藝和大學的禮贊,積極地推動了曲藝的傳承和發展,對于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做出了貢獻。
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周建東表示,影片《重整河山待后生》選材立意非常獨特,以藝術家駱玉笙的個體視角,呈現了宏大的歷史背景,升華了愛國主義的主題,以小成本制作,創造出極大的社會效應。
南開大學黨委副書記曲凱表示,駱玉笙先生與南開大學同為津門“明珠”,淵源頗深。先生的不屈風骨和愛國情懷,與南開大學的堅毅品格和愛國精神高度契合。影片《重整河山待后生》以電影藝術形式頌揚百年學府與藝術大師的赤誠愛國情與頑強抗爭行,極富感染力。
座談會上,林麗寧、方衛、李治邦、張春生、鮑震培、趙均、陳鵬等電影、文學、曲藝、傳媒領域的專家學者,與影片導演馬惠武,電視劇《四世同堂》主題曲《重整河山待后生》曲作者雷蕾,駱玉笙親傳弟子、駱派京韻大鼓優秀演員、影片鼓曲演唱配音演員馮欣蕊等嘉賓圍繞影片的創作歷程、藝術價值、文化內涵、社會影響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討。
天津市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萬鏡明在主持座談會時說,影片《重整河山待后生》的特點是小成本、正能量、大影響,以電影的名義向曲藝致敬。本次活動的舉辦,旨在以觀影引發追憶和思考,深切緬懷駱玉笙先生為曲藝文化事業作出的重要貢獻,學習她的愛國精神,通過回望她的藝術人生,深入探討新時代如何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承民族傳統文化。
當日下午的首映會上,南開大學師生代表、駱玉笙先生后人代表、南開大學天津校友會合作單位負責人在南開大學八里臺校區主樓小禮堂一同觀看了影片《重整河山待后生》首映。影片出品人兼制片人趙志彤,導演馬惠武,攝影指導李大濤,主演顧靖、劉亞津、臧金生、陳曄、唐夏娃、張連志等人登臺與觀眾見面互動。
片中飾演南開大學教授魏風華的扮演者陳曄表示,通過飾演這一角色,他感受到了南開師生炙熱的愛國之心,向具有光榮愛國主義傳統的南開大學致敬。
天津僑商張連志、中國瓷房子博物館館長張連志此前憑借在電影《津門懸案之消失的女人》中的“跨界”演出榮獲“中美電影年度最具突破演員獎”。此次他再次參演影片《重整河山待后生》,令人眼前一亮。談到參演體會時,張連志表示,片中大量展現了天津人民對日本侵略者的頑強抗爭,講述了南開大學因師生愛國運動而遭到日軍連日轟炸等史實,在演出過程中深受啟迪,在藝術上和思想上產生了很大的進步和提升。
駱玉笙先生孫女駱巍巍表示,駱玉笙先生創立了駱派藝術,為京韻大鼓藝術的發展奮斗一生,贏得了廣大觀眾的認可。感謝時代讓我們有機會梳理祖輩過往留下的寶貴財富,砥礪自己,啟迪后人,也感謝影片把駱派藝術完整地呈現到大銀幕上,讓傳統文化更好地流傳。
駱玉笙親傳弟子馮欣蕊和駱玉笙先生的孫女駱巍巍現場演唱了京韻大鼓《丑末寅初》,贏得觀眾的掌聲和喝彩。
據了解,電影《重整河山待后生》將于6月中旬登陸全國院線。此前該片榮獲“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傳媒單元六項提名,最終獲得“傳媒關注單元最受關注傳媒女配角”及“傳媒關注單元最受關注傳媒男配角”兩項大獎,入圍2020年“第十六屆中美電影節”。(完)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駱玉 玉笙 影片 重整河山待后生 南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