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社會聚焦
《95后職場人經濟獨立情況調查報告》發布
超半數95后受訪者年薪在5-10萬人民政協網北京6月2日電(記者 王菡娟)人力資源服務商前程無憂近日對95后職場人進行經濟獨立情況調查,并發布了《95后職場人經濟獨立情況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受訪人群中超過半數的95后年薪在5~10萬元。四分之一的95后年收入超過10萬元。基于絕大多數的95后進入職場的時間不足5年,95后的收入明顯超過了90后當年的水平。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的問題,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三孩生育政策”,旨在改善我國人口結構、保持我國人力資源稟賦優勢。作為適齡婚育群體的95后常被冠以“消費新勢力”的標簽,但同時,其中不少人雖已進入職場但仍部分依賴家庭的經濟支持,是考慮準備生育下一代,還是先照顧好自己,逐漸開始成為了95后職場人的選擇題。
本次《報告》調查了數千95后職場人。調查顯示,95后職場人的開銷不小,絕大多數人不需要補貼家里,相反仍定期或不定期地獲得家人的資助。對家庭來說,畢業上班并不意味著下一代的完全獨立,父母們仍然需要提供一定的經濟支持,才能使得95后進入職場后的最初幾年能保持一定的生活質量。
《報告》顯示,依靠父母經濟支持的95后職場人主要把父母給的錢主要用在了衣食住行的“住”上,在房屋租賃市場,年輕人是主要目標人群。
一部分受訪者表示,“即使月薪過萬,如果每月有數千元的房租要交,或者按揭要還,那么就所剩不多。進入職場后的頭兩年,如果沒有父母的資助,一般的衣食消費都無法自由”。另一些受訪者則說,“和父母約定,房錢我自己解決,但是水電費我父母出”。而表示“不拿家里錢”的95后職場人中絕大多數也不要租房或者還貸。
18%的95后職場人繼續學習深造的行為得到了家庭的經濟援助。不少95后工作后發現還需要一個更高的學歷或者一個證書才能讓自己“有所不同”,還有一些95后覺得相對于職場,校園更適合自己,辭職去進修的95后職場人的比例正在增加。
值得關注的是,15%的受訪95后職場人表示即使在步入社會后還是會得到家里定期給的“零花錢”。57%的受訪95后職場人表示自己目前“暫無債務”,其中,三分之一的人沒有存款。
收入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債務狀況。年薪20萬元以上的受訪95后職場人中,僅有6%的當下處于“負債”狀態,65%的人表示從未向家里要錢。年收入10~20萬元的受訪95后職場人中,目前有債務的11%。年收入10萬元以下的受訪95后職場人中,有債務者達到21%,另有約半數(46%)的人沒有負債但也沒有存款。
面對豐富的物質、潮流的引導,被標記為“消費新勢力”的95后要花錢的地方比過去任何一代人都要來的更多。金融工具也讓消費的實現變得容易,受訪95后職場人中,64%的人有過“分期付款”的經歷,32%的人有過“貸款消費”(不算買房)的經歷。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職場 受訪者 年薪 半數 受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