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民革 民盟 民建 民進 農工黨 致公黨 九三學社 臺盟 人物風采 史料縱覽

首頁>多黨合作>民進

姚愛興:學史增信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021年06月03日 15:51  |  來源:民進寧夏區委會 分享到: 

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地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大命題,為新時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共十九大將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上升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十九屆四中全會將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總結為我國國家制度與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之一。下面,我結合學習中共黨史、習近平總書記來寧視察重要講話、汪洋主席來寧講話和陳潤兒書記《傳承黨的百年光輝史基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輔導報告,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理論、歷史和現實需要三個維度談一點粗淺的體會。

一、 從理論的維度理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意識是指人的頭腦對于客觀物質世界的反映,是感覺、感知、思維等各種心理過程的總和。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具有主觀能動性,意識的能動性可以通過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表現出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由“中華民族共同體”和“意識”兩個部分組成。“中華民族共同體”是客觀實體或客觀存在,而“意識”是思想、觀念、精神等主觀層面的認知結果。因此,“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中華民族共同體”這一客觀事實在人們頭腦中的主觀認知,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的對中華民族和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態度、評價和認同結果。按照馬克思主義哲學“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觀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指中國56個民族成員能夠自覺認同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客觀存在,并對本民族身份的自我認同感和具有的民族責任感。可以概括為三個層面,即對中華民族及其政治共同體——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認同、忠誠和情感依托等;對中國歷史上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交往交流的認同;對中國近代以來各民族患難與共的共同命運的認同。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地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黨的民族理論與時俱進的創新發展,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新時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二、 從歷史的維度理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費孝通先生曾說:“中華民族作為一個自覺的民族實體,是近百年來中國和西方列強對抗中國出現的,但作為一個自在的民族實體則是幾千年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我國近代屢次受西方列強侵略而沒有走向四分五裂,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中華民族共同體具有團結統一的內生動力。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各民族已經融入了中華民族共同體這一大家庭。數千年來,一代代中華兒女薪火相傳,創造并發展了燦爛的中華文明。在近代以來血與火的抗爭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體意識空前增強,中華民族從而能屹立于世界東方,而且“風景這邊獨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是先人們留給我們的豐厚遺產,也是我國發展的巨大優勢。”豐厚遺產,集中體現為歷史上各民族共同開拓了祖國的疆域、共同書寫了中國的歷史、共同創造了中華文化、共同培育了偉大精神;巨大優勢,集中體現為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民族人民守望相助、同舟共濟,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同心共筑中國夢。學習中共百年黨史,深切地感悟到,中國共產黨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史的主要書寫者、偉大塑造者。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成立的100年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100年。100多年來,中華民族內憂外患不斷,社會一盤散沙。從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國民政府,帶給民族的是災難深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實現了由亂到治的歷史性轉變,開啟了重整破碎河山、重塑民族自信、走向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是中共百年奮斗史的真實寫照。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更是一部不怕犧牲、浴血奮戰的戰史。據統計,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到1949年建立新中國,犧牲的革命烈士370多萬。也就是說,在這28年10136個日子里,平均每天有365名共產黨人犧牲!在全國脫貧攻堅中,全國有1800多名同志將生命定格在了消除群眾絕對貧困的征程上,我們寧夏先后有8名英雄在扶貧工作中殉職。這370多萬烈士都是來自各民族的優秀兒女,他們用鮮血和生命生動地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也在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當年,劉伯承與小葉丹的“彝海結盟”、毛主席與回族阿訇的“單家集夜話”、全國20萬知識青年支援新成立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建設的“壯舉”,以及新時代的閩寧對口支援的“山海情”,等等,都留下了“民族團結一家親”的動人故事。今天,我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增強各民族人民群眾的“大家庭”和“家庭成員”的意識,從而凝聚各族人民團結之心,共同維護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

三、 從現實需要的維度理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高度,描繪了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發展藍圖。在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機遇和挑戰并存。如何沉著應對,化危為機贏得更好的發展?革命前輩用歌聲給出了答案: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比鐵硬、比鋼強。新中國71年的實踐昭示我們: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國56個民族是維護、建設中華民族大家庭的重要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不能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個民族也不能少。各民族團結攜手,共同邁進全面小康,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傳統,也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寫照。我們要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要像珍惜生命一樣珍惜團結,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維護民族團結。一是用民族團結鑄牢國家統一與社會穩定的思想根基。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是各民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各民族繁榮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各族人民自覺維護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關鍵在于對國家、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持有高度的認同感,對身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具有歸屬感,對身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具有榮譽感,對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具有強烈的信任感和責任感。“五個認同”是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礎和底線,是鑄牢國家統一與社會穩定的思想根基。二是用民族團結抵御國外敵對勢力意識形態領域滲透。在民族地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顯得尤為重要,要旗幟鮮明地反對各種錯誤思想觀念,增強各族干部群眾識別大是大非、抵御國內外敵對勢力思想滲透的能力,在各族人民群眾心里埋下“我們都是中華兒女”的種子,構建各族人民的共有精神家園,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置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三是用民族團結匯聚力量,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引領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去書寫更加精彩的“中國故事”,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民進寧夏區委會多年來始終重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將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中共中央重要文件精神,和中共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以及統一戰線史、民進會史納入主委會、常委會中心組學習內容。引導廣大會員發揚“堅持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愛國、民主、 團結、求實,堅持立會為公”的優良傳統,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根鑄魂。在參政議政、民主監督、政治協商和社會服務中努力踐行“為執政黨助力、為國家盡責、為人民服務”的理念。長期選派機關干部到回族群眾集中的隆德縣張程鄉張程村駐村蹲點幫扶,聯合民進寧夏大學委員會、民進寧夏醫科大學總支,組織會員中的專家為群眾傳授種養殖技術、義診送藥。今年,我們又制定了民進寧夏區委會建設民族團結示范機關實施方案,以民族團結示范機關建設引導全體會員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思想,增強“五個認同”,不斷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四新”、“三好”為根本遵循,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為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本文為作者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2021年第七次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上的發言)

編輯:劉紅色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不卡 | 制服久久香蕉综合 | 中日韩AV综合在线 | 一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 亚洲中文字幕2020无线码 | 亚洲国产天堂网精品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