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聞
未來五年,航行更安全、水域更清潔——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局長曹德勝談海事系統“十四五” 規劃
新華社北京6月3日電題:未來五年,航行更安全、水域更清潔——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局長曹德勝談海事系統“十四五” 規劃
新華社記者周圓
2025年,中國水上交通將是怎樣的新圖景?
“航行更安全、水域更清潔。”這是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局長曹德勝給出的答案。
日前,《海事系統“十四五”發展規劃》正式發布實施,這是指引海事“十四五”時期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未來五年,水上交通安全如何保障?水域生態環境如何保護?如何助力建設海洋強國?對此,曹德勝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
生命至上,構建全要素“水上大交管”
一組數據亮出未來五年水上交通安全的目標:
實現年均等級以上水上交通事故件數較“十三五”時期下降5.11%,年均水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下降1%,年均水上交通事故沉船艘數下降1.37%,年均水上交通事故直接經濟損失下降2.08%。
“安全是交通運輸永恒的主題,要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全面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曹德勝說。
回望“十三五”,等級以上水上交通事故件數、死亡人數、沉船艘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年均較“十二五”時期分別下降34.8%、26.1%、50%和34.4%,搜救成功率達96%,水上交通安全形勢穩中向好。
曹德勝認為,作為國家水上主要行政執法力量,海事系統要提升依法履職、服務社會和船員權益保障能力,推動“陸海空天”一體化水上交通運輸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到2025年,初步形成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動態管控格局。
加強船舶、船員和船公司安全管理;建立智能化水上交通安全風險預警預控示范區;完善區域水上應急合作機制;建造大型遠洋測量船,購置深海測量設備……未來五年,一系列舉措、一批重點工程,全力保障水上安全。
綠色發展,水域環境更清潔
“污染防治是全社會共同關心的話題,水域環境‘零’污染是我們為之奮斗的愿景。”曹德勝說。
據了解,“十三五”時期,沿海重點水域和內河重要航段專業船舶溢油清除能力分別達到1000噸、200噸,全國船舶排放控制區的船舶硫氧化物、顆粒物排放量明顯減少,船舶污染防治成效顯著。
海事系統“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營運船舶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排放與2020年相比分別下降7%、6%。
“未來五年,通過機制、制度、技術創新,落實我國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推動形成航運業與自然生態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模式,為守護‘碧海藍天’作出貢獻。”曹德勝告訴記者,具體而言,將從四個方面著手保護水域環境清潔。
——提升船舶污染防治監管能力,建設船舶污染監視監測體系;深化落實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措施,加強黃河流域海事環保協作聯動。
——加強船舶排放控制和監測監管,推動建立全國船舶能耗中心;實施船舶大氣排放清單和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制度;積極參與航運業減排全球治理,提升我國航運減排制度性話語權。
——加強船舶污染應急處置能力建設,推進國家重大海上溢油應急能力規劃修編和實施;推動地方政府加大投入,鼓勵社會救援力量建設。
——開展綠色船舶和清潔能源新技術應用研究,引導船舶使用清潔、綠色、低碳能源;完善船舶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政策。
當好“先行官”,服務國家戰略
“海事作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為國家重大戰略提供支撐、當好‘先行官’,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體現海事價值。”曹德勝說。
“先行官”如何當?曹德勝以海事系統助力區域協調發展為例——
推動長三角海事一體化融合發展,服務長三角重要航運樞紐節點建設;
深化粵港澳大灣區海事協同合作機制,統籌推進大灣區水上交通安全保障、船舶污染治理、應急搜救能力建設;
服務長江經濟帶建設,推進江海直達運輸發展,支持遠洋運輸與沿海運輸、內河運輸的高效對接;
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海事特區建設,支持海南建立自貿港國際船舶登記中心,完善公海游航線試點郵輪便利化監管措施……
此外,建立健全能源、大宗貨物等戰略物資的水上運輸安全保障體系;加強海事領域北斗應用頂層設計;深度參與全球海事治理,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在曹德勝看來,未來五年,海事系統將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
“我們要重塑發展架構、凝聚發展動能、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更好地服務社會、融入大局。”曹德勝說。
曹德勝表示,“十四五”期間,海事系統將進一步統籌謀劃交通強國海事建設的頂層設計,突出海事職能和特色,建立健全海事發展戰略研究機制,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決策。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海事 曹德 德勝 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