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評論 藝文 閱讀 非遺 國學 人物 戲劇 國之瑰寶

首頁>文化>藝文

趙君平的“碑拓生涯”

2021年06月07日 17:49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侯軍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曾去河南洛陽公干,在那里學會了一句古諺:“生在蘇杭,死葬北邙。”

北邙山,這個古代先民眼中靈魂安棲的圣地,匯聚了從兩漢直到近世的無數王公貴胄、名流俊彥的靈魂。在這片并不廣袤的土地上,層層疊疊堆積著歷朝歷代的墓塚,掩埋著華夏文明無數隱秘的密碼。而對趙君平這位癡迷于古代墓志碑拓的“探秘者”而言,“生在洛陽,靠近北邙”又何嘗不是一件“近水樓臺”的幸事呢?

不過,當與我言及此事時,趙君平卻說自己走進墓志碑拓的研究領域,并非一帆風順。趙君平在河南大學讀的是中文系,畢業后分配到一所中學教了6年語文。后因喜歡寫作,常在當地報刊發表文章,被調入洛陽市政協機關從事文秘工作,這才與當地一些文化人有了聯系。而真正讓他近距離接觸到古代文化,則是在他調入關林廟之后——那時的關林廟還掛著另外一塊牌子“洛陽古代藝術館”,里邊保存著許多早些年出土的古代墓志碑石。館內還聘有自民國時期便專司傳拓的老拓工,也有些精通傳拓的研究人員,他由此知道了世界上還有這么一個特殊的“行當”。

憑著年輕人的好奇心,他時常跟在人家后面去看“拓碑”,看不懂就問,人家拓廢的殘片,他也搜羅回來,比對研究。慢慢地,他看出了一些門道,抽空也試著在民間找一些殘石去拓碑。開始拓不好,他就多方請教,反復練習,掌握了技巧再拓,就越來越順手了。就這樣,在“關林”的一年時間里,他學會了古老的傳拓技術,對墓石與拓藝有了初步的“好感”。這本來是一個極好的“一見鐘情”“情定終身”的良機,可是,年輕的趙君平卻忽然“移情別戀”,跑到戲校教書去了。結果,他又一下子迷上了戲曲,若照這個路數發展下去,他儼然是個戲曲理論家了。可是,命運總愛拉著他兜圈子,正當他在戲路上鉆研了八年,眼看已步入坦途時,他又被調到了文物局——那已是1993年,他已進入不惑之年。

不惑,意味著已具備了選擇自己人生走向的定力和主見;不惑,也意味著不再“跟著感覺走”,而要尋得一條值得自己付出時間和精力的人生之路。趙君平的這次選擇是理性的,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要回歸到那神秘的、充滿未知的幽冥世界,去探索千百年前留下的那些碑碣文字,去揭秘那些埋藏在地下塵封已久的前朝夢影……

文史研究,總以搜集和占有盡可能多的第一手資料為基礎。墓志碑拓的研究同樣如此。趙君平并沒預料到,搜集墓志碑拓這個“行當”,會一度讓他“淪落”到四處求人、類似于乞食者的地步——

有熟人新發現一塊墓志,他趕去求人家允拓數紙,自然要欠人家的情,還要記著給人家回報;

古玩市場上偶見新出的墓志拓片,他趕去求購,卻囊中羞澀,難以付足索價,只得跟賣家拐彎抹角軟磨硬泡,務求以能承受的價格收歸囊中,這讓他時常感到顏面受損;

……

說起一次次求拓的經歷,趙君平唏噓感嘆,歷歷在目。他感嘆自己趕上了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時代,山川日新月異,大地寶藏頻出、數量之多、品質之精,皆是前代學人不可夢見的。然而,隨著收集碑拓的數量日漸增多,研究日漸深入,他的緊迫感也日漸增加。這是因為,一旦更深地介入其中,就會看到更多的市場真相:眼看著一件件寶貴的墓志碑拓,轉瞬間就碑毀文失,或者杳然無蹤,甚至流落海外,連同那碑石上的珍貴史料和文明密碼,也一同消弭無痕,豈不讓人痛徹肝腸!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趙君平從一個碑拓的研究者,變成了一個碑石的搶救者——“既然我已經知道這東西的文化價值,怎么能眼看著它出土再復失?”在他看來,這些碑石在地下已歷千年滄桑,好不容易重見天日,等于是把這些遠古的信息傳遞給我們,倘若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流失了損毀了,這將如何向子孫后代交代?因此,搶救刻不容緩!

有一回,趙君平聞知在洛陽孟津縣城邊上發現了一塊墓石,被當地民眾搬走了,一時不知所蹤。他趕忙騎著自行車趕了幾十里路,尋訪到一個叫上店村的地方,幾番走訪,找到了那塊碑石,卻已被當地百姓當了飯桌。他連忙與眾人一起把桌上的油膩污漬洗刷了一下,用自帶的紙墨拓包拓下來,仔細一看,竟是唐朝名臣裴肅墓,浙東一帶民眾甚至修建多座“裴公廟”,將他供奉為神……如此重要的一塊墓志,就這樣被發現并保護下來。如今,任何人在百度上搜索一下,立即會顯示出《裴肅墓志》詞條,誰會想到它曾與“農家飯桌”結下過特殊淵源呢?

趙君平本是個思考型的學者,他不止一次地想安坐書齋,靜下心來對這些古代墓志進行史學的、文學的乃至書法藝術方面的深究細考。但是,現實的“急務”總是迫使他一次次放下這些宏大的計劃,調轉頭走向民間、走向田野、走向北邙山麓。“研究學問的大學者,全國多得是,比我強得多;可是,要把這些墓志拓回來傳出去,在很多時候,卻只有我一個‘孤家寡人’,當時我若不去,可能就沒人去了,那些寶貴的墓志可能就散失掉了,追都追不回來呀!”說這番話時,趙君平語氣平靜,目光澄澈。顯然,這是他深思熟慮的結果。這就意味著,在非常“小眾”的墓志碑拓研究領域,他甘愿做一個默默無聞的鋪路石子,這些新出土的寶貴資料,到了專家學者們手里,頓時如魚得水、如鳥歸林,陸續轉化成一篇篇研究論文、學術專著。

迄今為止,趙君平整理出版的新出土墓志,總數已達4700種。他的碑拓整理和研究工作還在繼續——畢竟他現在搜集和占有的資料更加豐富,視野和站位也更加高遠,鑒古知今的本領也更加精到和深邃——我在對他以往的成就表示敬意的同時,更對他未來更加精彩的研究和著述,報以殷切的期待。

中華文明的長河,歷五千年歲月而不泯不滅,皆因有數不清的無名浪花,世代相繼,推波助瀾。趙君平以一己之力,不計得失,不憚繁難,孜孜矻矻,冥搜苦索,以一事而致終身,恰如一朵浪花終于匯入了滔滔大河。如今,更有傳薪之人,賡續大業,學人之幸,莫大于此也!

(作者系中國報紙副刊研究會副會長、《深圳特區報》原副總編輯)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趙君平 墓志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国产乱了真实在线观看 | 制服丝袜国产中文高清 | 网址你懂的免费在线观看 | 午夜免费啪视频国产 |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