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資訊
中小微工業企業逆境增長靠什么?
工信部日前公布數據顯示,1-4月,規模以上小微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了32.3%和64.2%,因為去年的影響比較大,兩年分別平均增長8.8%和18.1%,虧損面23.9%,比2019、2020年同期分別降低1.9和5.0個百分點;我國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的營業收入利潤率為6%,比大型企業低2個百分點,差距較以前進一步拉大。 工信部中小企業局局長梁志峰表示,今年以來,中小企業困難比較多,小微企業利潤和大企業相比還是比較低,但中小企業自己跟自己比,整體的生產經營狀況呈現了持續恢復性的上漲。
本報記者 王金晶
不在工廠,就在機場。對于深圳市機械行業協會副會長、和勝金屬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喆來說,這是再也熟悉不過的工作節奏。“今年以來,大宗原材料價格上漲對我有不小的影響,所以我們必須精耕細作控制好企業的成本,實現企業的穩步發展。”
朱喆此次飛重慶出差有兩個目的,一是去和勝重慶工廠看一下那里的生產運營情況,最重要的是去參加全國模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6月9到11日在重慶市舉辦的“第二屆汽車模具技術及標準化暨模具人才培養產教融合”高峰論壇。
朱喆說:“在工業發展大環境對于中小企業不太友好的時候,我們關注技術,注重產業鏈上下游動態,加強學習和交流就尤為重要。”
技術革新不止步
創建于2004年的深圳市和勝金屬技術有限公司,是珠江三角洲最早涉及五金產品熱處理、汽車模具表面TD處理、金屬表面改質及金屬材料技術的研究、開發與應用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朱喆進一步介紹說,公司創立以來就在不斷夯實自己的技術優勢,在行業內打造核心競爭力。目前,和勝金屬以模具鋼材切削加工、真空熱處理、TD處理、TBS-1500、QPQ處理、高周波處理等表面改質為核心技術,成為國內首家為汽車模具行業提供模具鋼材、真空熱處理、TD處理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我們的特點就是:技術先進、領域綜合、國際合作、客戶高端。”
此言不虛,通過10多年的技術引進和自主研發,和勝金屬已經從根本上解決了中國汽車模具壽命短、不耐用的技術難題,填補了中國汽車模具表面改質的行業空白,在國內模具表面改質行業獨樹一幟。據介紹,企業今年新推出的復合涂層HKS-G處理技術應用在汽車超高強度冷沖壓模具上,是未來汽車輕量化中必不可少的技術。
“盡管當下國際市場也很不穩定,原材料成本有所增加,但從國內來看,汽車消費穩步上升,我們企業的訂單量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去年銷售額在9000萬元左右,今年上半年受廠址搬遷影響,企業營收仍然獲得了5%左右的增長。”朱喆表示,接下來,還要進一步關注國內外的最新技術,為企業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與和勝金屬在技術上的追求一致,作為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的江蘇鼎勝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去年以來,繼續內向挖潛與技術改造,最大限度減少能源消耗,以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據公司總經理陳魏新介紹,鼎勝新材從全產業鏈不斷創新,采用“鑄軋—冷軋短流程綠色制造技術”,使用了鑄軋法代替熱軋法降低動力電池用鋁箔/薄板的生產成本,提高了市場競爭力,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國內電池鋁加工行業的發展。
面對市場壓力,公司緊抓市場機遇,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形成了以空調箔、單零箔、雙零箔和電池箔等產品組成的多元化矩陣。同時,鼎勝新材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為公司注入新的增長力,提升業績增長的穩定性。
對于凱茂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來說,自主研發是立企之本。深圳市光明區政協委員、凱茂科技董事長李婷告訴記者,公司2008年創立以來共申請專利96項,獲得授權專利72項,其中發明5項、實用新型63項、外觀專利4項。
“即便是受疫情影響,產品研發也沒有止步。”高端視窗觸控防護玻璃面板以及視窗觸控防護新材料在不斷迭代:手機鏡片、超薄玻璃(UTG)、TP基板玻璃、攝像頭玻璃、手表玻璃、NB筆電玻璃、車載中控玻璃等正源源不斷地滿足著市場的新需求。
也正是因為獨特的技術優勢,2021年第一季度,凱茂科技的工業總產值就達到11276.8萬元,營業收入9435.5萬元。
服務向產業鏈兩端延伸
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產品的同質化趨勢明顯,在這樣的情況下,服務就顯得尤為重要。
鼎勝新材于在2020年空調箔產銷量全球領先,覆蓋國內外一線空調生產企業,國內客戶包括美的集團、格力集團、海信集團、海爾集團等,國外客戶包括日本大金集團、LG集團等,均為業內領軍企業;而企業所服務的電池箔客戶涵蓋了國內主要的儲能和動力電池生產廠商,具體包括比亞迪集團、CATL集團、ATL集團、LG新能源、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微宏動力系統(湖州)有限公司等,為企業在2021年實現較快發展奠定了基礎。
和勝金屬則更加注重上下游企業的動態。“我們給上游原料供應商找客戶,也幫著下游客戶做市場。”朱喆說,“來自市場的嚴峻挑戰,讓我們綁得更緊。一方面,我們希望上游供應商不要倒閉,降低原材料成本,我們就把同行企業介紹給他們一起采購;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自己的產品和技術能夠為下游客戶贏得更多市場份額,我們就努力將自己的技術、產品優勢介紹給消費者。”
朱喆說,之所以和勝金屬要在全國多地建廠,就是為了貼近客戶,了解客戶需求、降低運輸成本、縮短產品交期……而今,和勝金屬已成為豐田、本田、東風日產、長安福特、上海通用、佳能、愛普生、理光等世界知名企業的合格供應商。
“當下的中小企業競爭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誰的服務更全面,誰的服務更深入。”四川省屏山縣政協委員、深圳中小企業產業創新協會副會長張毅表示。在深圳具有傳統優勢的印刷包裝業也有了新變化,就拿深圳市錦豐包裝科技有限公司來說,企業不僅要能夠設計、印刷制作包裝,還要在新材料應用、包裝方案優化、第三方采購與包裝產品物流配送、供應商庫存管理、輔助包裝作業等方面給客戶提供服務。
正是因為能夠提供多種行業包裝前端和后端的綜合服務,去年,錦豐包裝實現營收9856萬元,惠爾浦、青島啤酒、順豐等知名企業也都成為錦豐包裝的重要客戶;2021年至今,公司業務實現了快速增長,營業額同比上升30%。
數字化和產業互聯網為小微工業企業賦能
在采訪的過程中,不止一位民營企業家在向記者講述企業的關注點時都提到了數字化和搭載產業互聯網的計劃。“我們2008年建設的ERP系統,今年要完成升級改造;我也正在讓網絡營銷部關注產業互聯網平臺的相關情況,看看有沒有可能在網上談定、完成一些訂單。”朱喆說。“從去年疫情暴發開始,我們很多的客戶都是在網上溝通,完成服務的,我也在考慮如何擴大自有品牌在產業互聯網上的影響力。”張毅說。
從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為中國工業企業帶來了新一輪機遇。如何將企業數據接入產業互聯網平臺則需要專業支撐。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海爾卡奧斯平臺就曾賦能多個行業,為中小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創造了條件。在能源領域,黃石東貝電器在卡奧斯平臺的賦能下,單位氣體能耗下降20%,年節約電量140萬度;在建陶行業,卡奧斯從銷售、研發、制造、采購4個方面對統一陶瓷進行賦能改造,生產效率提升35%,收入提升30%,利潤增加了32%。
卡奧斯相關負責人表示,在5G新基建的潮流下卡奧斯將會繼續深入研發與創新,拿出創新的技術方案來成就全球最大規模的5G網絡建設,繼續發揮5G工業互聯網的示范作用,助力我國5G產業的發展。
數字化轉型。怎么轉,小企業也不太會,也不知道怎么做,也不太敢,那怎么辦呢?
政府的引領作用至關重要。以廣東為例,從去年開始,廣東省工信廳聯合當地的政府部門和有關的企業做了3個月時間左右的聯合深入調研,梳理出14幅當地中小微企業的“畫像”,提出了以激活傳統中小微轉型意識為突破口、打造“中央工廠”這一思路。經過今年5個月左右的施行,“中央工廠”獲得了市場驗證。施行了該政策的企業的生產成本降低了25%左右,質量提高了15%,同時產量超過2.2倍。
此外,不少電商巨頭也已經開始在產業互聯網方面展開布局,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21年,工信部中小中心聯合京東企業購發布“滿天星計劃”,通過拓銷路、降成本、城市精準服務三大核心舉措,為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長效服務機制。
對于線上采購工業品,很多人的概念還停留在勞保用品、五金工具等標準化程度高的工業品。然而事實并非如此,隨著京東墨卡托標準商品庫為代表的商品數字化技術的日益成熟,越來越多專業屬性強、定制程度高的工業品也被成功搬到了線上,并在今年京東618迎來一波采購高潮。
京東工業品數據顯示,6月1日,傳感器、可編程控制器、工業通信等工控自動化器件成交額同比增長610%;化學試劑、干燥箱等實驗室用品成交額同比增長641%;機床、刃具、量具等金屬加工器件成交額同比增長512%。
與此同時,京東618開門紅當日,京東企業購平臺中小企業采購成交額同比增長109%,當日新注冊企業成交額同比增長123%,商用級商品成交額同比增長930%。
編輯:魯雅靜
關鍵詞:企業 增長 技術 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