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僑聲>資訊
追尋法國巴黎與中國共產黨人的深厚淵源
(中共百年華誕)追尋法國巴黎與中國共產黨人的深厚淵源
中新社巴黎6月15日電 題:追尋法國巴黎與中國共產黨人的深厚淵源
中新社記者 李洋
法國巴黎曾是周恩來、鄧小平等中國共產黨人從事革命工作的地方,這座城市與他們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他們在這里經受革命錘煉,為日后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奠定了基礎。
中新社記者近日來到巴黎13區意大利廣場附近戈德弗魯瓦街的旅歐黨團組織辦公處舊址探訪。這也是上世紀20年代周恩來旅法生活并開展革命工作的地方。百年前這里叫戈德弗魯瓦旅館,現在改稱“海王星旅館”。旅館臨街墻壁上有鑲嵌著周恩來頭像浮雕的紀念牌,紀念牌上周恩來的名字是由鄧小平題寫的。
法國歐華歷史學會會長葉星球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當年,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在巴黎開展革命活動。在他們的努力下,旅歐黨團組織在巴黎建立和發展。周恩來經過對歐洲工人運動的考察研究和各種社會思潮的推敲,確立了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
法國巴黎的共產主義小組是中國共產黨的8個建黨發起小組之一,于1921年組建,為建黨進行前期準備,周恩來是該小組的成員。周恩來于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第一批黨員和創建人之一。
1922年6月,旅歐青年團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巴黎西郊布洛涅森林舉行,會議確定組織名稱為“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選舉趙世炎、周恩來、李維漢組成中央執行委員會。
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機關刊物《少年》于同年8月在法國創刊。葉星球介紹說,該刊物由周恩來負責編輯,李富春負責發行,鄧小平、李大章負責刻蠟板和油印。因印刷的刊物字跡清晰,裝訂簡雅,大家稱贊鄧小平為“油印博士”。
《少年》以大量篇幅闡述馬克思主義原理和共產黨的作用。周恩來等人在該刊物上發表了不少文章。《少年》后于1924年改組為《赤光》,反映旅歐黨團工作更趨與革命實踐直接相連。
葉星球說,周恩來當時在戈德弗魯瓦街的旅歐黨團組織辦公處開展革命活動,還給天津《益世報》撰寫旅法通訊。周恩來在這里的生活艱苦,唯一的一間住房不到10平方米,這里既是他的住所,也是編輯刊物和進行黨團活動的中心。
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于1923年在巴黎召開會議,決定將組織名稱改為旅歐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大會選出5位執行委員,由周恩來任書記。會議還通過了由周恩來起草的團章,團章第一條就規定,凡愿加入者必須“對于共產主義已有信仰”。
日前播出的大型紀錄片《留法歲月》揭示了中共領導人遠渡重洋赴法勤工儉學,最終走上革命道路的歷程。《留法歲月》法方制片曾永革向中新社記者展示了他在紀錄片拍攝過程中在法國查找到的周恩來、鄧小平等人檔案史料。
據曾永革介紹,廣大勤工儉學生團結華工和在法華人展開了多次反帝愛國斗爭,其中包括1921年反對北洋政府秘密借款運動、1923年反對帝國主義列強“共管”中國鐵路斗爭、1925年聲援上海五卅反帝斗爭等。這些在法國展開的革命活動與國內斗爭相呼應,迎來中國大革命的高潮。
葉星球認為,周恩來、鄧小平等中共領導人與旅法華工等階層有密切接觸,深入考察研究工人運動,鄧小平等人還在法國工廠做工,對無產階級的疾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從而進一步加深了他們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念。
周恩來旅歐歷時三年半,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時間是在法國度過的。葉星球說,周恩來在巴黎期間,經常前往巴黎市中心著名的花神咖啡館。花神咖啡館見證了周恩來從愛國青年成長為堅定革命領導者的歷史轉變。記者在巴黎市政府為花神咖啡館豎立的紀念牌上看到了周恩來的名字。
鄧小平在法國工作生活長達五年,對這個曾經生活和奮斗過的地方有很深的感情。1974年,時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赴紐約參加聯大會議途經巴黎時,曾回憶起巴黎13區意大利廣場,并請人帶他到那里“舊地重游”。他還買一些法國牛角面包帶回國,分送給曾經留法的周恩來等戰友。
中共領導人百年前在法國探求真理、尋求民族獨立和復興的歷程,不僅在中共早期歷史上留下重要記錄,也是中法關系史的寶貴財富。時值中共百年華誕,周恩來、鄧小平等中共領導人在法國生活和工作的足跡會被更多中國人所關注,所追尋。
編輯:賈元昌
關鍵詞:周恩來 巴黎 鄧小平 旅歐 中國共產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