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資訊
創新為槳,彩云之南乘風破浪
繼2015年1月考察云南并作出重要指示后,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云南考察時再次明確要求“努力在建設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近7年來,云南4700多萬各族兒女堅定不移地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推動彩云之南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治理高原湖泊,打響碧水保衛戰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系統進化與生物地理學團隊負責人楊君興研究員清楚地記得,2020年1月2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昆明滇池星海半島生態濕地考察調研,聽取云南省和昆明市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筑牢西南生態安全屏障總體情況匯報,察看滇池、撫仙湖、洱海水樣和滇池生物多樣性展示,詳細詢問滇池保護治理和水質改善情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決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只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鍥而不舍,久久為功,就一定能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楊君興說。
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時刻鞭策著這個團隊。
基于長期對云南高原湖泊生態學研究的積累,以及數十年高原土著魚類的保護和繁育研究,楊君興團隊結合滇池水環境的實際,建立了“花-魚-螺蚌-鳥”新型生態修復模式。
楊君興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高原湖泊生態環境極其脆弱。通過種植海菜花,增殖放流金線鲃等土著魚,同時逐漸恢復螺蚌等豐富的水生生物群落,形成立體交互的水環境,不僅可以迅速改善湖泊水質,形成動人的濕地景觀,還能實現可觀的經濟效益。
目前,通過在滇池、洱海、程海和杞麓湖等高原湖泊的廣泛試驗,這一模式不僅顯著地拯救了珍稀物種,而且可修復已消失的生境。在即將舉辦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室外展示現場——昆明寶豐濕地,云南兒女正將習近平總書記仔細觀看過的高原湖泊特有生態系統“生態缸”,變成活生生的生態治理實踐畫卷,展現在世人面前。
“云南正以革命性措施狠抓9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實現了從‘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的徹底轉變。”云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蘭駿向記者介紹,目前云南9大高原湖泊中,劣V類水體從2015年的4個減少為2020年的1個,撫仙湖、瀘沽湖水質穩定在I類,洱海治理成效明顯,滇池水質得到改善,草海水質達30年來最好水平。
健全體制機制,推動先進制造業發展
隨著AR眼鏡、VR頭盔、紅外探測器、3D醫療設備等對硅基OLED顯示面板需求的增長,市場廣泛看好硅基OLED前景。“硅基OLED微型顯示器第三代顯示技術,被稱為‘最適用于近眼顯示行業的微顯示技術’。”云南創視界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企劃部經理劉廣通面對記者侃侃而談。此前,該公司已建成8英寸OLED微顯示器件生產線,年產能為200萬片。
今年3月,又一條設計年產能為523萬片的12英寸OLED微顯示器件生產線在云南滇中新區開建,現已進入工藝設備調試階段。據介紹,該公司的硅基OLED生產線,是國內首條具備大規模量產能力的硅基OLED生產線,技術處于國際領先地位,相關技術產品填補了國內民用微顯示器件產業空白。
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1月考察云南時指出,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把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健全推動發展先進制造業、振興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推動傳統制造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新興產業。
牢記囑托,在綠色鋁材方面,云南省文山州先后引進中鋁、魏橋、神火等企業,正著力打造“中國鋁谷”;在綠色硅材方面,隆基、合盛、通威等企業入駐云南,形成了保山、楚雄、麗江、曲靖、昭通5個水電硅材聚集區;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北汽昆明項目已實現了量產量銷;在信息技術創新產業方面,云南引進了航天科工、浪潮、長城等企業,計算機總產能將達160萬臺套。
“為進一步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云南正實施高新技術企業‘三倍增’行動計劃。” 云南省科技廳高新技術處處長張偉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到2025年,云南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營業總收入、高新技術產品服務銷售收入將均實現倍增。
編輯:魯雅靜
關鍵詞:云南 創新 高原 湖泊 習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