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游>茶旅人生
將熱帶雨林“裝進”博物館
把“熱帶雨林”搬進博物館?近日,雨林古茶坊的一次實踐,讓這個大膽的想象成為美妙現實。在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宋古茶山,一座古樹茶博物館正靜待著人們的光臨。
在館內,迷人的熱帶風情、古樸的村寨風光、神秘的少數民族等元素應有盡有。全景雨林采用天空攝影裝置,搭配版納影像攝影集的設計手法,完美展現了西雙版納的生態與人文之美。靜態展示的熱帶雨林種子標本墻、寄生植物標本,與動態的數字化視頻描述和文字化科普“一唱一和”,清晰地表現了熱帶雨林的純凈生態,凸顯了古樹茶優越的生長環境。立體沙盤作為版納古樹茶資源分布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將茶友們從二維平面的視覺享受帶入三維立體的深度體驗中。
提到西雙版納和古樹茶,少數民族是繞不開的話題,博物館以各少數民族代表器物為切入點,從用具、織錦、貝葉經等文化承載到茶與民族的關系。而佇立在一角的版納傳統民居干欄式建筑,更是從各層茶葉的靜置區與品飲區中,講述著版納人民上千年來生活的苦樂與喜悲、版納茶產業的興衰與鼎盛,敘說著世代以茶為生的少數民族延續千百年民族文化,祖祖輩輩與茶密不可分的生活狀態。
古樹茶博物館內還設立了雨林劇場。座位的設計簡約大氣,營造出幽靜自然的氛圍感,也寓意產品來源于大山深處、叢林之間;觀影區的座位上散落的放置著許多蒲團,既便于觀影者調整座位,達到更好的觀影效果,又自有一番禪意,與“禪茶一味”的飲茶理念相互貫通。
博物館內的檔案館,則是一個古樹茶的知識共享區。這里詳細闡述了古樹茶歷史、古樹茶資源開發與保護;從植物學和生物學的角度介紹了茶樹的兩大品種、茶葉的內含物質;最后落到古樹茶生長環境與古樹茶元年的開啟。把古樹茶從一個概念性的詞匯抽離出來,使其在文化承載、科學效用和生長現狀等方面豐富生動了起來,讓更多的茶友有了較為清晰化、科學性的認知。
從科普到實物,雨林古樹茶檔案館內真正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整個博物館匯聚超3萬種不同年份、不同村寨、不同味型、不同季節的古樹茶原料,龐大的樣品規模帶來較強的視覺沖擊。尤其在素來講究“一山一味”的古樹茶中,每一個村寨古樹茶都具有獨特的品質特征,檔案館采用古樹茶樣本+文字描述的方式,將村寨文化與氣候環境、古樹茶品質特征相結合,多方面、立體化地闡釋著各村寨的古樹茶。
在博物館旁的生產車間還設有雨林主營的古樹普洱生茶、古樹普洱熟茶、古樹紅茶三大茶類的參觀通道,以綠、黃、紅三種顏色為主色,配以圖片和參觀窗口,帶來沉浸式的體驗感。通過參觀加工車間讓茶友們更直觀地了解到雨林古樹茶的工藝,另外還設置了DIY體驗區,茶友們可以選擇親自動手體驗茶葉加工的樂趣,更深入地了解古樹茶、感知古樹茶的魅力。(徐輯)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古樹 樹茶 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