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美麗鄉村
不能讓群嘲淹沒少年的奮斗夢
輿論的渲染炒作沖擊著人們的認知,某種程度上還加劇了社會焦慮,一些積極向上的、原本很正常的話,卻無端成為了網絡攻擊的對象。我們必須糾正那些錯誤的輿論,守護好少年們的奮斗夢想,為每一位昂揚向上的個體點贊加油。
高考前不久,一名高三學生一段關于高考改變農村少年命運的演說在網絡上走紅,并因“我開玩笑地說,我就是來自鄉下的‘土豬’,也要立志,去拱了大城市里的白菜?!倍还M輿論的漩渦。有人因看到被剪輯視頻的只言片語,就片面批評其用語不雅,進而翻炒“衡水中學學生高考機器”的刻板誤解。還有人將話題引向高考,開設話題“高考改變命運是毒雞湯嗎?”,渲染“寒門再難出貴子”,販賣階層固化焦慮。
筆者完整看了這段以“小小的世界大大的你”為題的演說。演說者從自己出生在農村說起,講鄉村過去教育資源的匱乏,又講到自己剛到城市上學時的心路歷程,偶然的機會看到紀錄片《航拍中國》,看到未曾見過的中國之美、世界之大,進而打開了視野,從自卑、恐懼走向自信、坦蕩。
那句引發爭議的話,就是他走向坦蕩后說出的一句玩笑話,也是豁達之后的自我調侃,根本不是輿論所抨擊的粗俗油膩。他又從自己講到衡水中學的同學們,那是一群有理想、談夢想的少年,不甘于普通、平庸,他們正在勇敢地追逐夢想。整段演說,基調昂揚、邏輯嚴密。一些人可能只是看到了被刻意剪切的片段就進行了誤讀誤解,也可能是因為固有認識或當下生活不甚如意,就妄加評說,一時就形成了群嘲之勢。
筆者擔心群嘲可能會給追夢少年們帶來本不必要的困擾。近些年,隨著社交媒體、短視頻平臺等廣泛應用,極大地增加了人們獲取信息、發表己見的方式,但也給一些人泄私憤提供了“便利”,有些人會對異己之見進行極端化抨擊,甚至不時發生人肉搜索、網絡暴力事件。輿論的渲染炒作沖擊著人們的認知,某種程度上還加劇了社會焦慮,一些積極向上的、原本很正常的話,卻無端成為了網絡攻擊的對象,導致視聽混淆、是非顛倒。回到這次輿論事件本身,我們必須糾正那些錯誤的輿論,最基本的堅守就是要守護好少年們的奮斗夢想,為每一位昂揚向上的個體點贊加油。
每年這個時間段,高考總會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這是因為高考的確關系千萬學子的命運,牽動著千千萬萬家庭的心。不可否認,如果能夠通過高考進入高等院校學習,以后不管在哪里、從事什么工作,都將或多或少改變一個人現實的生存生活處境,而且還能改變一個年輕人的眼界、視野、認知、格局等很多精神層面的東西。此外,人們關注高考還有另一層原因,為什么往往會被高考生尤其是農村地區的學子打動,為他們喝彩?從根本上來講,讓人們動容的是他們的努力姿態、拼搏精神和奮斗的勇氣,進而從他們身上汲取到不斷奮斗向上的能量。
然而,高考過后總會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并非所有適齡的年輕人都能進入高校深造。需要認清的是,高考的確是年輕人成長成才的重要路徑之一,但絕非唯一路徑。對于那些沒有成功或者沒有選擇走這條路的年輕人,不管身在何處,要干什么工作,奮斗精神是不能丟的、是要堅持的。人生路還很長,需要作出選擇的人生節點還有很多,還有無數需要奮斗的時間。只要奮斗,人生必將精彩、有價值。比如,這些年來,職業教育正在越來越被人們認可,世界職業技能大賽、中國職業技能大賽的新聞時不時會進入人們的視野,一些職業學校的學生,通過艱苦奮斗,練就了精湛技藝,登上了國內國際的領獎臺,成為大國工匠,實現了個人的奮斗目標。
而且中國之大,足以為千千萬萬個奮斗夢想提供機會。就拿大家經常討論的話題“是在大城市奮斗還是回家鄉奮斗”來說,有的人選擇在大城市扎根,打拼出一片天地,實現自己的目標;有的人在完成學業后就直接回鄉創業,還有的人在城市里增長了見識、積累了經驗又返鄉創業,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改變鄉村的面貌,成為了有成就的人。尤其是在鄉村振興全面推進的大背景下,農村也有廣闊天地,可供有夢想的人大有作為。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在更加多樣化的社會和輿論空間里,我們應有更加包容的心態、更加平和的心情,當看到和自己不一致的觀點、行為,多一點理解,多一些設身處地的思考,多一個點贊加油,為一個有奮斗夢想的人點贊的同時,說不定自己就收獲了“余香”、獲得了力量,可能就會看到一片別樣美麗的天空,打開人生的另一番天地。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奮斗 少年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