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法治>法治時評
斬斷偷窺黑色產業鏈
□ 凌鋒
按照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開展攝像頭偷窺等黑產集中治理的公告》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管理局近期將組織開展攝像頭網絡安全集中整治。
伴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智能技術的發展,攝像頭突破傳統的應用領域,出現在更加多元的生產生活場景中。與此同時,一些利益熏心的人也盯上了這塊“蛋糕”。不法分子利用黑客技術破解并控制家用及公共場所攝像頭,將智能手機、運動手環等改裝成偷拍設備,出售破解軟件,傳授偷拍技術,供客戶偷窺隱私畫面并借此牟利。此類不法行為已形成黑色產業鏈,嚴重侵害公民個人隱私、危害網絡安全,必須依法嚴厲打擊。
從有關工作部署來看,此次集中整治的參與主體較為廣泛,覆蓋了各地通信管理局、基礎電信企業、專業機構及視頻監控云平臺、攝像頭生產企業等。集中整治的措施也很有針對性:加大聯網攝像頭安全威脅監測處置力度,開展視頻監控云平臺網絡和數據安全專項檢查,規范攝像頭生產企業產品安全漏洞管理等。這些舉措有利于最大限度在源頭消除攝像頭網絡安全隱患。
斬斷偷窺黑色產業鏈,需要在技術層面加大防控力度,同時,也離不開更加廣泛的社會支持。比如,互聯網平臺要嚴格履行信息發布審核的主體責任,全面清理平臺上發布的涉攝像頭的違法有害信息;電商平臺要全面開展排查,對平臺上的假冒偽劣攝像頭做清理、下架處理;監管部門要加強監管和執法,依法依規嚴懲各類關聯的違法犯罪行為;各類媒體要加強有關網絡安全知識的宣傳普及工作,并從道德和法律上嚴厲批判偷窺等不法行為。唯有全社會都重視起來、行動起來,偷窺黑產才能沒有立足之地。
編輯:劉慧瑩
關鍵詞:偷窺 攝像頭 黑色 產業鏈 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