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游>茶旅人生
653年,守望長盛川
長盛川青磚茶制作技藝傳承人何建剛(中)指導茶園管理
長盛川青磚茶
不久前,在國務院公布的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中,黑茶制作技藝——長盛川青磚茶制作技藝榜上有名。653年的堅守,揭開了一個家族歷經20代傳承傳統制茶技藝的生動故事。
看到長盛川青磚茶制作技藝入選國家級非遺的那一刻,何建剛的思緒不由回到600多年前,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年),為避戰亂,先祖何德海從江西來到湖北,開始從事茶葉制作與販賣。
先祖首制的帽盒茶,正是長盛川青磚茶的前身。只是先祖大概難以想象,多年以后,因為這項制茶技藝,家族會獲得皇家御賜的雙龍票褒獎;更難以想象,這項技藝會傳承600多年,產品不僅走向國際舞臺,獲得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金獎,還會暢銷歐亞非多個國家。
作為長盛川青磚茶制作技藝傳承人,回望這段歷史,何建剛深感榮耀的同時,更覺使命在肩。
技藝傳承
湖北咸寧,青磚茶的故鄉。清晨薄霧,青翠的茶園里,一位小小少年正和長輩們一起采茶。采完茶,少年再騎車去上學。這是何建剛對幼時生活的記憶。出生在制茶世家,何建剛從小與茶為伴。再大一些,他就開始跟著父輩們學做茶,聽他們講長盛川一路走來的故事。
百年技藝傳承,探索過程最為艱辛。在經歷了散茶、團茶、柱子茶、帽盒茶、餅茶和磚茶等各種形態的發展演變后,何家在長期的邊茶貿易經驗中摸索積累了青磚茶的制作工藝。直到清代中葉,何家開始使用杠桿原理和牛皮筋架捆扎工藝壓制磚茶,成為現代湖北青磚茶制作工藝的雛形。
長盛川青磚茶屬于黑茶類,是后發酵茶,包含初制、發酵、拼配、成型、烘干、包裝等77道工藝。成品茶色澤青褐、湯呈琥珀色,滋味醇厚。
歷經百年,一代代匠心傳承,最終成為國家級非遺,長盛川青磚茶制作技藝有何獨到之處?何建剛總結為三點:一是大堆發酵、開溝通風,120噸茶料官堆陳化,發酵過程茶葉不“發花”;二是最早在茶磚壓制川字標識,使其成為防偽標志和文化符號;三是茶磚為緊壓茶中密度最緊。
百年風華
一代代人的腳步,走出了長盛川的歷史。在這段歷史中,最讓何建剛震撼的是萬里茶道的故事。
在這條跨越中、俄、蒙三國的以茶葉為大宗商品的長距離貿易線路上,長盛川青磚茶曾享有盛譽。這是一段何家人引以為傲的歷史,于是一代代流傳至今。明清時期,長盛川被定為皇室貢茶,持朝廷御賜紅色雙龍票暢銷歐亞,無數長盛川人從湖北出發,推著雞公車,走水路經漢口,逆漢水過黃河,一路走西口到內蒙古包頭、二連浩特,再到中亞和歐洲,走東口經河北張家口到俄羅斯和蒙古國。鼎盛時期,銷量一度占據茶業貿易的半壁江山,在萬里茶道沿線開設了260余個分號,被譽為“萬里茶道上的瑰寶”。
輝煌的歷史,源于長盛川青磚茶獨特的制作技藝。經大堆發酵之后的長盛川青磚茶具有化滯去膩的作用,因此被草原游牧民族視為生命之飲,寧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產自中原的茶與產自草原的奶相融合,衍生出奶茶,并在萬里茶道沿線廣泛傳播,成為眾多草原民族的生活習俗一直綿延至今,是民族團結的載體和紐帶,同時也是與俄羅斯和歐洲各國交流的媒介。
這一點,何建剛深有體會。2014年,他收到邀請赴蒙古國交流。到達烏蘭巴托的當晚,在與蒙古茶葉之路研究會會長旭仁其木格會面時,對方深情地對他說,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蒙古國相當一部分人是喝著長盛川青磚茶煮的奶茶長大的,見到長盛川的傳人,有一種特別的親切感。得知未來長盛川青磚茶將擴大對蒙古國的銷售,對方高興不已,說:“那濃濃的茶湯蘊含的不僅有韻味,更有歷史、文化和情感。”
“看似一片小小的茶葉,一塊塊樸實無華的青磚茶,卻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和無數人的味覺的情感記憶。這讓我對家傳技藝有了更強的敬畏心,也增添了我對傳承技藝、復興產業的使命和責任?!焙谓▌傉f。
使命在肩
一樁樁一件件,從小耳濡目染,一顆傳承與復興長盛川青磚茶的種子在何建剛心里種下了。2013年,已隨哥哥來到湖北宜昌創業的何建剛,為更好地傳承傳統青磚茶制作技藝,成立了制茶企業以及湖北長盛川青磚茶研究所。
復興產業,傳承技藝是基礎。何建剛介紹,公司作為宜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示范基地和研學旅行基地,一直積極投身于非遺進校園、進社區的宣傳普及工作,倡導有茶生活。此外,他們還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讓世界人民感受中國非遺的魅力。去年12月,為感謝蒙古國為我國抗疫捐贈3萬只羊,湖北省人民政府捐贈蒙古國的生活物資中,就有5000份長盛川青磚茶。
如何讓長盛川青磚茶成為“一塊有非遺文化氣息的磚”?何建剛想到了將其與中國傳統文化、楚文化、萬里茶道文化相結合,研發出多款工藝茶磚,如楚才系列,將神農、屈原、昭君、陸羽等楚國、楚地的風流人物印刻到茶磚上,通過產品本身去傳播非遺文化。
“復興長盛川青磚茶,倡導的是生態綠色的生產方式,還將助力山區精準扶貧、出口創匯,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工藝價值、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社會價值。”前景無限好,困難也不少。何建剛說,比如傳統茶產業發展方式粗放,青磚茶專業人才匱乏、科研能力不足等。但他相信,在保護和傳承好核心制茶技藝的同時,引入生物制藥的理念制茶,將現代智能科技運用到生態種植、產品研發等方面,將青磚茶產業與生物技術、文旅產業等融合發展,進一步延伸茶產業鏈,一定為茶產業振興、鄉村振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總結長盛川青磚茶的百年風華,何建剛將其概括為:明朝始創、清朝繁榮,在近代戰亂中式微,在新中國重振,在新時代復興。在他看來,傳承長盛川青磚茶制作技藝,自己趕上了好時候?!拔覀儾粌H重新啟用老字號,被認定為國家級非遺,我們新建的長盛川產業園也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币豁楉椑米屗判臐M滿,他堅信,未來結合國家鄉村振興、“一帶一路”建設等政策,青磚茶產業將有更大的發展。
編輯:程梓恒
關鍵詞:磚茶 青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