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資訊
《創新 使命 擔當——中國產學研合作百佳示范企業》新書發布
人民政協網北京6月28日電(記者 王碩)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6月28日,由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組織編寫的《創新 使命 擔當 ——中國產學研合作百佳示范企業》一書在京發布。
書籍遴選了100家在產學研合作中做出富有成效工作的創新型示范企業,以講故事、講案例的形式,展示了科技領軍企業以市場為導向,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打通科技強到企業強、產業強、經濟強的通道,提升我國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的實踐經驗和成功案例。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是國家科技經濟建設的生力軍。據本書主編、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執行副會長、秘書長王建華介紹,本書以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創新創業和營商環境的發展變化為時空軸向,以企業形成的具有示范和推廣意義的產學研合作新模式、好案例為橫向基礎,勾勒出我國企業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奮發創新、不懈追夢的自強藍圖。入編企業涉及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命健康、生物育種、空天科技、節能環保、教育信息化、醫療器械等眾多領域,對于不同企業借鑒成功經驗,發揮企業在合作創新中的引領作用,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以入選本書的北京嘀嘀無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為例,案例中展示了滴滴出行始終堅持開放思維,進行政、產、學、研各界協同聯動,不斷加大對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研發投入,應用創新技術推動交通出行變革的發展歷程。
此外,書籍還展現了國企與民企優勢互補、團結協作,推動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加強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的寶貴經驗。其中入選本書的企業不僅有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等擁有光榮的紅色基因與厚重的歷史積淀老牌國有企業;還有北京東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士力控股集團等民營企業翹楚。
以北京東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例,作為一家深耕工業互聯網“根”技術,2012年在創業板上市的民營企業,書中展現了企業近些年強力聚焦“技術創新 + 國產化”,持續以每年固定的營業收入比例投入技術研發和產學研合作,最終實現操作系統、芯片,到工業網絡通信設備、邊緣通用控制器完全自主可控、完全國產化的光輝歷程。
還有公眾頗為熟悉的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案例中展現了洽洽為保障“新鮮質造”,通過產學研的深度合作,破解工業化貯藏保鮮技術、加工自動化智能化等行業“密碼”,打造全球領先的堅果休閑食品企業的實踐和探索。
同時,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本書還呈現了企業在黨建引領、文化鑄魂,凝心聚力謀發展的生動實踐。
如在江蘇銀環精密鋼管有限公司,2009年,即成立了黨總支。公司黨委始終以振興民族工業為己任,加強單位黨建、車間黨建、班組黨建齊頭并進,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通過自覺對接國家重大專項關鍵材料課題的研制,產學研用相結合,成功研制了高性能特種精密管材,打破了國外長期壟斷,助力我國核電發展戰略安全。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兩院院士、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會長路甬祥為本書作序。他指出,產學研合作創新是國家科技創新的重要方式,是國家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政產學研金用協同創新事關我國創新制度優勢的充分發揮和大國科技與產業競爭整體優勢和格局。本書的出版即是為了更好地總結企業在科技創新和產學研深度融合中的成功經驗。
本書由企業管理出版社出版。書籍在編撰期間已受到廣大企業及產學研界的熱切關注。業界認為,此書對于企業自身的學習和發展可起到鞭策和鼓勵作用,對企業管理者和產學研界深入研究中國企業產學研合作模式、規律,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堅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將產生積極影響和推動作用。
編輯:魯雅靜
關鍵詞:企業 產學研 創新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