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教育·資訊
北京天文館研究員朱進做客抖音直播間 為青少年揭秘小行星奧秘
隨著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我國航天事業正獲得越來越多人關注,其中不乏正對世界充滿好奇的青少年。為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抖音“少年科學說”近期舉辦了一系列天文知識科普直播講座,邀請專家為青少年講解天文知識。
6月25日,國際小行星日前夕,抖音攜手“上知天文”科普傳播中心,為青少年天文愛好者帶來一場關于小行星的天文直播講座。本次講座由《天文愛好者》雜志主編、北京天文館研究員朱進主講,通過抖音“上知天文”賬號直播。
直播中,朱進對國際小行星日、小行星、近地小行星相關知識進行了講解。
小行星是太陽系內類似行星環繞太陽運動,但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體。地球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小行星撞擊地球的事件,因此,小行星也是較受天文愛好者們關注的天體之一。
朱進介紹,為了提高公眾對小行星的關注和防范意識,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小行星日設立在6月30日,因為在1908年的這一天,在西伯利亞發生了通古斯大爆炸事件。當時部分科學家認為,通古斯大爆炸發生的原因可能是小行星撞擊地球。不過,通古斯事件的罪魁禍首也可能是彗星。
網友們針對通古斯事件向朱進提出了一些問題,有網友想知道未來是否還會發生類似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朱進表示,以目前人類的科學水平來看,如果再次有小行星將要撞擊地球,人類可以提前幾千年觀測到這一現象,提前為此做好準備。
此外,朱進還介紹了小行星命名的相關知識,以及國家天文館命名的一些小行星情況。在天體命名規則中,彗星以發現者為名,小行星則由發現者命名。小行星的命名需遵守一些規則,如政治家、軍事家的名字,需要在去世100年后才可用于命名小行星,小行星名字長度不能超過16個英文字符等等。
朱進介紹,我國國家天文臺目前發現了2700多顆有暫定編號小行星,其中國家天文臺得到命名權的將有1400顆左右,已經命名的有200多顆。在朱進參與的小行星工作中,“陳景潤”星采用了我國發現的第一顆編號為素數的小行星,“巴金”星選擇了一顆在巴金生日當天發現的小行星,“袁隆平”星則是選擇了一顆暫定編號中帶有水稻的拼音首字母SD的小行星。最近,也有天文愛好者將自己發現的小行星用朱進老師的名字命名。
高考志愿填報在即,朱進還對希望學習、從事天文相關工作的同學提出了建議:“想從事天文學研究的同學,要在數學、物理方面有一定的基礎,更重要的是要對未知的世界抱有一定的好奇心。青少年不要把所有關注點都放在我們身邊的事物上,可以留一點時間,去關注遙遠的宇宙。”
“少年科學說”是抖音發起的科普活動,致力于為青少年提供啟發科學興趣、培養創新思維的科學素養教育平臺。此前,“少年科學說”曾聯合國內十余家科技館在抖音開設線上虛擬場館,邀請國內頂尖科學家和院士為青少年解答科學問題。
編輯:程梓恒
關鍵詞:小行星 朱進 青少年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