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公益>公益資訊
20所博愛校醫室在內蒙古建成投入使用
人民政協網北京7月2日電(記者 舒迪)正值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博愛校醫室”揭牌儀式在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臨河區水源路學校舉行,這也標志著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和內蒙古自治區紅十字會在內蒙古合作共建的首批20所博愛校醫室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理事長郭長江、海外與青少年項目部副部長蘇亞南,內蒙古自治區紅十字會黨組成員、監事會副監事長李文元,巴彥淖爾市委常委、副市長于麗穎,巴彥淖爾市副市長、紅十字會會長岱慶格日樂等出席活動。
郭長江在致辭中表示,兒童的健康和安全牽動著全社會的心,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博愛校醫室項目致力于改善校園醫療衛生條件,保護在校師生的生命與健康。希望通過此次援建博愛校醫室,助力推動自治區中小學校校園衛生健康工作全面開展。按照《“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要求,博愛校醫室項目將與學校一道,進一步加強學生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康意識、觀念和生活方式,在校園開展常態化生命安全教育和應急救護培訓,全面提升學生的健康素養,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
揭牌儀式后,與會領導共同參觀了新建成的博愛校醫室,水源路學校保健教師劉潔介紹了學校衛生健康工作開展情況。水源路學校成立兩年,預計未來幾年學生人數將從現在的700多人增加到2000多人,健康安全保障需求將不斷增大。劉潔表示:“這次援建的博愛校醫室使學校衛生健康保障條件得到很大提升,校醫室還配備了AED除顫儀和CPR模擬人等應急救護設備,學校師生將進行學習培訓,掌握應急救護知識和技能,更好地應對突發事件。”
在學校體育館,與會領導共同觀摩了由自治區紅十字會應急救護培訓師為學生們開展的應急救護培訓演練課。初一、初二年級的百余名學生在培訓師的指導下積極踴躍地學習心肺復蘇等急救技能。
“博愛校醫室”是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重點打造的品牌公益項目,項目自實施以來,已先后在貴州、江西、湖北、四川、新疆、云南等十余個省份援建超過200所博愛校醫室,舉辦校醫培訓25期,開展各類體檢、急救培訓、健康教育活動100多場,取得了顯著的公益成效。2020年,“博愛校醫室”榮獲中國慈善榜“年度優秀慈善項目”。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校醫 博愛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