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資訊
綠色中國自然大課堂走進摩圍山
人民政協網重慶7月13日電(記者 王碩)7月9日上午,全國三億青少年進森林研學教育系列公益活動之一綠色中國自然大課堂來到國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營地重慶市彭水縣摩圍山。中共彭水縣委書記錢建超,北京林業大學原校長宋維明,解放軍文工團著名表演藝術家、周恩來總理扮演者、全國關注森林活動形象大使劉勁,原總政歌舞團青年舞蹈家、首都體育學院舞蹈系教師兼天橋藝術中心培訓部教學主任王金玉,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研究與交流部主任、編審胡勘平等圍繞“自然教育與生態文明”的主題和青少年分享了自己的認知和森林故事,引導青少年走進森林、草原、特色公園等優美的自然環境中,親近和了解自然,關注和保護森林草原等生態資源。
課堂上,錢建超以“走進森林,擁抱自然”為題指出,綠色,是彭水的四季底色;林業,是彭水的優勢所在。黨的十八大以來,彭水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立足“民族、生態、文化”三大特色和比較優勢,把發展森林產業作為重要抓手,經果林產業、高山油茶、中蜂養殖、苗醫苗藥等產業初具規模;特別在森林旅游產業方面,加快建設摩圍山、阿依河、蚩尤九黎城、烏江畫廊等重點景區,因地制宜打造森林公園、森林人家、高山納涼等森林康養基地,旅游綜合年收入達150億元,是全國縣域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彭水的實踐證明,森林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寶藏,在維持生態安全、維護人類生存發展中起著決定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呼吁青少年走進森林,擁抱自然。
宋維明以“融入自然,學習自然,做生態文明的建設者”為題指出,以自然接觸為特征的自然教育,是幫助孩子們建立自信、減緩多動癥,學會冷靜和專注,形成合作習慣的有效途徑。自然教育為青少年形成獨立思考、堅強毅力、自我控制和團結合作等健全的性格品質提供了重要的推動力和實踐空間,對青少年人格的完善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著名表演藝術家劉勁以“少年強則中國強”為題,用周恩來總理的故事,勉勵青少年要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奉獻年輕一代的熱血和智慧。劉勁認為,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青少年對自然的理解關系到未來中國的發展方向,因此青少年要深入大自然之中,向自然學習人類的生存智慧,用心體悟人與自然的關系,最后用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融入社會、發展國家,這也是少年強則國強的根本要義。
胡勘平認為,“道法自然”是自然教育的精髓;要把自然教育融入貫穿“德智體美勞”中;以自然為師,與自然和解,為自然服務。要通過自然教育,使學生參與到改善生態系統的行動,助力解決如氣候變化、食物安全、水安全、人類健康等社會難題。
青年舞蹈家王金玉以“天地自然與中國古典舞”為題,指出中國古典舞擰、傾、圓、曲的動作體態特征,大多是人類長期與自然相處中總結而來的美的韻律和協同動作;其動律特征也和戲曲、武術、太極中的藝術表現方式異曲同工,自然內涵成為其美學的根源。
聽了嘉賓們的親身經歷與感受,現場的青少年都有滿滿的獲得感。
一位小朋友說,要更多的學習自然知識,認識森林中的獨特世界,并用手中的筆記錄走進森林的點點滴滴。
一名來自北京的小朋友說,最近“碳達峰”“碳中和”是兩個熱詞,但之前自己還有些不太明白。聽了老師講解,才知道這是中國基于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決策。自己也要多參加植樹活動,為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維護全球生態安全作出一名青少年的貢獻。
一位彭水本地的中學生表示,生態文明建設同每個人息息相關,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大家共同建設、共同保護、共同治理,我們要倡導大家都樹立起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的責任意識。
在綠色中國自然大課堂結束后,參加全國三億青少年進森林活動的嘉賓和青少年們對國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營地摩圍山進行了研學實踐考察。
編輯:秦云
關鍵詞:綠色中國自然大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