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綠·聲音 綠·生活 綠·人物 綠·能源 綠·產業

首頁>生態>綠·能源

浙江海寧率先建成工業園區級“新型電力系統”雛形

2021年07月19日 09:22  |  作者:王碩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浙江7月19日電(記者 王碩)7月16日,“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城市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論壇在浙江省海寧市召開。來自政府、高校、知名企業的200多位專家學者與代表共聚一堂,圍繞電網轉型發展趨勢與面臨的挑戰、如何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推動城市能源互聯網建設以及如何促進“雙碳”戰略轉型發展等話題開展交流研討。

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名譽院長、教授邱愛慈在會上表示,目前我國新能源仍存在對電力平衡支撐能力不足、調峰能力不足以支撐高比例新能源消納、新能源接入影響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問題。而彈性電力系統是應對以上問題的重要手段之一。她建議要基于“研究基礎理論、攻克關鍵技術、優化資源配置”三個層面,通過開展彈性電力系統相關標準與理論基礎研究、發展彈性電力系統關鍵技術、政策引導推動彈性電力系統相關項目落地、推動和優化彈性資源開發利用四項舉措,全面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本次會議在海寧召開其實頗有深意。在彈性電力系統建設方面,浙江海寧已經作了一系列探索。

據了解,經過十多年培育,海寧新能源產業形成了集光伏、風電等生產、應用于一體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是浙江省規模最大的光伏產業集聚區之一。上半年,海寧在全國首個城市能源互聯網項目基礎上,建設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首域示范,打造“首域十八景”。

GetAttachment

先試先行 雛形初現

從空中俯瞰海寧市尖山新區,大型企業屋頂幾乎都鋪滿了光伏板,連成片的蔚藍屋頂猶如一顆巨大的藍寶石。

今年3月,全國首個“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區”和全省首個“綠色低碳工業園建設示范區”在尖山新區掛牌成立。

示范區成立3個月來,成效顯著。

在電源側:在全省率先建成的光伏群調群控系統,將上百座屋頂光伏發電站化零為整,成為一座“虛擬電廠”。在此基礎上,尖山分布式光伏容量從22.4萬千瓦增長到24.2萬千瓦,增長8%。在電網側:通過配電網改造,實現了配網自動化100%全覆蓋。依托換流站和能量路由器,建成了全國首套多端口直流微網。在負荷側:尖山新區出臺全省首個電力需求響應地方補貼政策,吸引了347家企業100%簽約。更有2.18萬千瓦時秒級可中斷負荷,確保在電網遭受重大沖擊時能快速切斷負荷,保證大電網的運行。在儲能側:投運全省首個用戶側“光伏+儲能”項目,形成了線路級、微網級、移動式等多場景儲能綜合應用體系,總裝機達到1500千瓦。

6月30日,海寧尖山源網荷儲協調控制系統正式上線。至此,全國首個工業園區級“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雛形在海寧率先建成,實現了電源、電網、負荷(用戶)、儲能四側資源聚合互聯,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市場驅動 加速企業低碳轉型

5月14日,浙江首個地方性電力需求側響應補貼政策在尖山新區出臺。

“電力需求響應簡單來說就是,當出現供應缺口時,通過市場化機制,引導電力客戶短時減小用電負荷,政府再對這些主動讓電的企業進行補貼。”國網海寧市供電公司副總經理袁力解釋說。

而尖山新區在省級補貼的基礎上額外給予地方固定補貼。

時值酷暑,正是用電高峰。“如果電網突發應急情況,需要我們分鐘級需求響應,參與響應的10臺非重要設備可以在30分鐘內停止運行,可釋放1500千瓦的運行總功率。”海寧永力電子陶瓷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測算,按照現有補貼政策,在省補2.4萬元的基礎上,企業還可獲得1.2萬元的地方補貼。目前尖山新區的347家企業已全部簽約,可調節負荷9.8達到萬千瓦。

同樣,光伏+儲能新政一出臺,不少企業就躍躍欲試。5月24日,浙江首個用戶側“光伏+儲能”項目——海寧尖山的和金電子“光伏+儲能”項目正式通電投運。該項目安裝光伏容量800千瓦,配置儲能100千瓦/276千瓦時,投運至今總收益超過10萬元,減排二氧化碳接近百噸。

5月26日,尖山芯能微電網技術有限公司正式接入光伏群調群控系統。電氣負責人邱華林告訴記者,“電壓波動明顯比原先降低不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電壓更穩定,電能質量明顯提升。高質量的電能質量下,良品率提升了近5%。

這看似簡單的數字提升,意味用更少的原料、更少的能源就能生產更多更優質的產品,這是企業實現低能耗高產值綠色發展的必然選擇。

“尖山模式”探索能源技術新路徑

尖山新區是我國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起步最早、發展最快、密度最高的區域之一,同時產業以工業為主,共有規上企業150多家。2020年總產值404.17億元,預計到“十四五”末,工業產值將突破1200億元,成為一座“萬畝千億”的現代工業新城。

通過建設“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目前每年可消納尖山新區本地新能源發電量5億多千瓦時,占地區全社會用電量比例超過30%。按照每月用電200度計算,足夠20多萬戶家庭使用一年,相當于一個中等縣城的居民年用電量,折合年節約煤炭20多萬噸,少排放二氧化碳近50萬噸,新能源在整個能源體系中的作用由“替補”轉向“主力”愈加突出。

目前,以“尖山模式”為代表的“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助推高質量經濟發展和碳排放脫鉤”的新模式,正在東部沿海工業發達地區逐步推廣。

如今,晶科能源、正泰新能源等光伏龍頭企業已在海寧落戶生產,還有總容量650兆瓦光伏電站和50兆瓦陸上風電場。

“我們將積極培育招引一批與新能源密切關聯的光伏、氫能、電池等產業鏈上的龍頭企業。”海寧市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說,海寧正積極打造特色鮮明、產業完整、應用廣泛的新能源產業生態鏈,并積極探索灘涂、尾礦、河道等光伏互補新模式,力爭把海寧建設成全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排頭兵、示范市。

“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正繪就綠色低碳與經濟高質量發展并進的路線圖。”國網嘉興供電公司總經理段軍表示。新型電力系統將為嘉興“蝶變躍升、跨越發展”提供清潔低碳的能源動力,為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提供不竭動能,為中國能源高質量發展提供“嘉興智慧”和“嘉興樣板”。

編輯:秦云

關鍵詞:新型電力系統 海寧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看 | 在线免费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专区 | 污污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 亚洲精品最新自产拍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