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宏觀
李香菊委員:在財政資源統籌上下功夫
“上半年我國經濟運行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主要數據已經接近常態化增長。”全國政協委員、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李香菊表示,綜合來看,中國經濟穩定修復的態勢并未改變,但要高度關注潛在隱患及經濟復蘇后勁有可能趨弱問題。目前消費仍是經濟發展的短板,尤其是居民消費還是一個弱項,需要在收入分配、共同富裕等一系列政策上進行籌謀。
具體看,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數據呈現以下特點:一是消費延續緩慢恢復的趨勢,但服務消費恢復慢不及預期,拖累了上半年的GDP增速;二是增長質量持續提高,結構進一步優化,其中,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9.2%,房地產投資增速回落;三是適時精準地采取降準0.5個百分點等貨幣政策,既增加了市場主體的可貸資金,也降低了貸款的成本,尤其對小微企業發展,吸納就業,擴大消費和投資等都會有幫助;四是CPI同比上漲0.5%,物價保持總體平穩,但PPI同比上漲5.1%,對中游和下游企業,特別是承受能力較弱的中小型企業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現在的貨幣政策對幫助小微企業抵御PPI上漲、高成本所帶來的影響是必要的。”李香菊說。
談及減稅降費,李香菊表示,近年來,持續減稅降費的同時,財政支出剛性不減,部分地區債務率較高,且償還時間集中問題凸顯。如何確保積極財政政策的可持續性?她認為,必須在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做好財政資源統籌上下功夫。不能單從赤字率、債務率等指標來衡量財政是否可持續,要結合經濟社會整體發展作出判斷,高度重視人口老齡化對我國財政可持續帶來的嚴峻挑戰。對影響財政可持續的關鍵點即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要通過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理順中央和地方關系來解決。
談及未來經濟形勢,李香菊表示,新消費、新基建、新產業應成為中國經濟主要動能,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我們要進一步堅持改革開放,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時將擴大居民消費作為核心,增加居民收入,實施就業優先政策,調整收入分配政策,不斷壯大中等收入群體,使居民消費成為GDP的主要貢獻者。
編輯:秦云
關鍵詞:財政資源統籌 李香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