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產業動態 發明·創新 探索·發現 科學麻辣燙 科技人物 專家講壇 新基建 院士知播

首頁>科技>資訊

高原“生命保護神”的永恒信念

2021年07月22日 08:53  |  作者:高志民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一個孱弱的老者,在萬眾矚目的時刻,從青藏高原走向人民大會堂,接受“七一勛章”至高榮譽……這位老人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青海省高原醫學科學研究院院長吳天一。

吳天一,投身高原醫學研究50余年,提出高原病防治救治國際標準,開創“藏族適應生理學”研究,診療救治藏族群眾上萬名。青藏鐵路建設期間,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創造了鐵路建設工人無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跡,被稱為“生命保護神”,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聽從黨的召喚

20世紀50年代,21歲的吳天一從中國醫科大學畢業后響應黨中央支援大西北的號召來到了青海。

在參加中國工程院組織的“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會議時,吳天一回憶起當初:“我是1950年11月抗美援朝參軍的,志愿軍撤軍,我們志愿軍醫院回到了青海,我就踏進了青藏高原的大門。”

在高原環境進行經濟建設、國防建設首先要解決人在高原環境的適應問題。雖然當時吳天一很年輕,但是他覺得這就是他將來肯定要走的路。

工作之初,吳天一常常遇到別的省市到青海的移民。由于當時青藏高原條件非常差,經常碰到一些缺氧的小孩、老人需要搶救,但限于醫療條件,人們并不知道這是什么病。后來吳天一看到一個英國學者寫的《印度對華戰爭》里面有這么一段話:從海平面調來的印軍穿著單薄的夏裝,在海拔4500米的喜馬拉雅山上強行軍,沿途倒斃,死于肺充血的高原肺氣腫。

1963年,當時做臨床醫生的吳天一第一個報道了高原肺水腫,1965年第一個報道了高原性心臟病,1979年第一個報道了高原紅細胞增多癥。“當時沒有想到以后的事,只是想讓大家知道這個病。”吳天一說。

1978年,吳天一創建了全國第一家高原醫學研究所。1980年,為了全面掌握各種急慢性高原病,由吳天一帶隊,開始在高海拔牧區調查牧民體質特征。從1980年到1990年,整整10年的時間,吳天一和他的團隊騎著馬、牦牛,在青藏高原的腹地,在藏族居住的高海拔地區進行研究,被稱為“馬背上的院士”。

在青藏公路的建設,特別是青藏鐵路兩期的建設中,吳天一是青藏鐵路建設的科學首席顧問和高山病防治組專家組組長,通過一系列的措施,海拔4500米的唐古拉山,14萬建設大軍沒有一個因為急性高山病而死亡,創造了奇跡!

“這不是我說的,這個領域美國加州大學的教授說,這是高原醫學的奇跡,在尼泊爾那邊的旅游者海拔還沒有這里高,1萬人里一般要死3個人。”吳天一很自豪地說。

選擇回祖國

研究高原醫學首先跟缺氧打交道,要到高原現場去。3000多米對吳天一來說不是事情,一般都要到四五千米去。但多年在高原的奔波和實驗室實驗,讓吳天一遭遇了很多困難,曾多次死里逃生,全身14根骨頭斷裂,右耳鼓膜前后4次破裂,雙眼在強烈的紫外線刺激下得了白內障。其實,吳天一有機會離開西藏去美國生活,但最終還是選擇了西藏。

1948年秋天,吳天一全家從南京到了廣州,新中國成立后,全家就到美國去了。只有吳天一因為抗美援朝參軍,之后與家人斷了聯絡。

1980年,吳天一在《光明日報》寫了一篇文章,歌頌了藏族對高原適應的強大能力。這篇文章發表以后,吳天一的妹妹在美國紐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看到這篇文章,和領事館聯系,希望能找到這個可能是親人的吳天一。

當時中國領事館非常重視,把這個信息轉到大使館,大使館轉到文化部,文化部的部長批示,“海外親人尋找親人心切,務必找到。”

從1948年吳天一13歲分開,到1981年,33年過去,吳天一也向50邁進,他的父母也已年邁。這種情況下,吳天一全家都強烈希望他到美國去。尤其是到美國看到父母,心情更是糾結。

擺在吳天一面前的是艱難的選擇——留在美國,還是回到中國。反復思考后,他覺得還是應該回到祖國,回到青藏高原。

回憶起當初選擇的原因,吳天一說:“我很勤奮,在美國也能做出成績,比如說發表文章,但這不是真正做事業。我在青藏高原已經待了20多年,青藏高原才是我事業的根,是我科學的根。既然選擇了高原,就要無悔地奮斗,這是我的信念!”

就這樣,吳天一毅然回到了青藏高原。“至今為止,我不后悔這個選擇。”吳天一說。

信念鑄就豐碑

中組部相關負責人曾來看望吳天一。對他的一句評價,讓他頗為自豪:“我們的院士很多,但在青藏高原奮戰了一輩子的就您一個。”吳天一說,“這是對我最高的評價和肯定。”

在他看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而人的一生,就應該踐行這樣的初心。

1948年6月,吳天一就加入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6年大學畢業,吳天一就寫了入黨申請書。但彼時,因為他有海外關系,即使吳天一立過三個三等功,但還是沒有通過入黨申請。

即使如此,吳天一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意愿始終如一。每換一個單位,他第一件事就是向黨組織寫入黨申請書。他先后寫了8份入黨申請書。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的第二年,經過26年的期盼、26年的追求,吳天一終于成為一位共產黨員。

這一生中,吳天一對自己的政治生命看得很重,時刻要求自己按黨章行事,將其作為自己生活和工作的準則。

“這次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講到,一個共產黨員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理想和信念,心中有信念,腳下有力量,這兩句話太深刻了。要對馬克思主義堅信不疑,對共產黨領導堅定不移。共產黨員把自己的一生融合在黨的事業里,為此拼搏、奉獻、向前,這是最高的人生境界,也是最高的人生價值觀。”已經85歲的吳天一說。

正是因為信念,吳天一從未停下腳步。2020年,吳天一出版了《吳天一高原醫學》,這本書凝聚了他幾十年的科研成果,在低氧生理和高原醫學領域填補了許多世界空白,構建起高原生存安全的科學體系。

奮斗不止的吳天一,在陡峻的高原之上立下了精神豐碑,他值得全社會最高級別的禮贊!


編輯:魯雅靜

關鍵詞:吳天 高原 ,吳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乱码在线看天美 | 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天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影院 | 亚洲成年网站青青草原 | 日本天码AⅤ片在线电影 | 中文字幕淫亂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