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綠·聲音 綠·生活 綠·人物 綠·能源 綠·產業

首頁>生態>綠·能源

“追風逐日” 點亮世界

2021年07月23日 15:07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2021年7月1日,“綠電7月在青海”系列活動正式啟動。這是繼2017年青洽會“綠電”7日、9日、15日,“綠電三江源百日”暨全省綠電31日后,再一次綠電創新實踐。

從首開一省全清潔能源供電之先河,為中國能源供給側變革樹立起一座里程碑,到連續刷新電網全清潔能源供電世界紀錄,五年時間記錄下的,是發展理念的更迭、產業技術的創新、體制機制的完善。一次次“綠電”實踐串成了青海新能源快速發展的歷程,展示著一個奮進在清潔能源發展之路上的新青海。

堅決扛起能源革命的旗 青海“綠電”底色更加鮮明

堅決扛起能源革命的旗 青海“綠電”底色更加鮮明

當我們掠過72萬平方公里的廣闊土地,從柴達木到三江源,一排排風力發電機正不舍晝夜地運轉,東風勁吹、綠電潮涌。一座座太陽能光伏發電站矗立在高原大地,向陽而生、逐日蓄能。

如果說綠水青山是大美青海的底色,那么優質的水光風資源就是大美青海發展的底氣所在。青海是個能源大省,坐擁得天獨厚的水風光資源,乘著能源轉型的大勢,從跟跑到領跑,青海能源轉型的步伐不斷加快。

2018年,青海啟動創建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工作,不斷完善政策框架體系,制定出臺工作方案,同時,全力打造海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兩個千萬千瓦級可再生能源基地。

2020年“綠電三江源”百日系列活動期間,世界首條主要以輸送新能源為主的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啟動送電,每年可向河南省輸送清潔電量400億千瓦時,“汩汩綠電”從青海海南搭載這條“綠色高速”,點亮1500公里外華中大地萬家燈火。

同樣是在2020年,青海海南州、海西州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分別達到1543.6萬千瓦、1012萬千瓦,標志著中國清潔能源示范省青海兩個千萬千瓦級可再生能源基地建成。

截至目前,青海電網總裝機4050萬千瓦,其中清潔能源裝機3657萬千瓦、占比90.3%,新能源裝機2464萬千瓦、占比60.9%,青海電網已成為全國清潔能源、新能源裝機占比最高的省域電網。

抽象的數據、鮮活的事例組成青海清潔能源轉型發展的精彩故事。故事背后,是青海堅決扛起能源革命的旗,是人類最大限度擺脫對化石能源依賴的不斷嘗試。在“雙碳”目標的大背景下,青海在能源綠色轉型方面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以創新為驅動力 青海“綠電”空間更加廣闊

如果用一個詞概括青海清潔能源的發展歷程,你會選擇什么?

國網青海電網互聯網部主任周群星的選擇是——數字智能。在他看來,青海清潔能源的發展歷程就是不斷數字化智能化的過程,數字技術與傳統電力技術深度融合促進電力系統上下游各環節智能化、智慧化,為源網荷儲一體化協調發展提供關鍵保障。

“風光無限好,只是難駕馭。”這是電力行業對風光新能源的普遍評價。新能源隨機性、波動性、間歇性等特點對持續可靠供電帶來挑戰,而且,風光發電不確定性大,對可靠供電、安全穩定和經濟運行等帶來新挑戰。

如何將“活蹦亂跳”風光新能源實現安穩輸送?以創新為驅動力,信息技術與能源行業深度融合,青海“馴服綠電”的招數頻出。

第一個招數就是新一代調度技術支持系統。新一代調度技術支持系統能夠實現實現新能源運行數據、設備狀態、氣象環境等多元信息的高效實時采集。實現新能源年、月、周、日、日內全時間尺度的覆蓋,實現區域、集群、場站等不同對象的多維度預測,提升預測精度,還探索了極端氣象預報和預警。

應對新能源發電的波動和用電負荷的波動,“充電寶”是少不了的。這個“充電寶”便是儲能系統。通常意義上,儲能是“獨享”的,也就是說,“充電寶”是一對一的。國網青海電力在國內率先提出“共享儲能”概念,并將儲能電站作為獨立主體納入市場,構建了雙邊競價和雙邊協商兩種市場化交易模式并率先開展了大規模儲能研究,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空白。

6月14日,海西共享儲能電站首次實現“三充三放”,儲能資源利用率突破190%;7月20日,國網青海電力與6家儲能企業簽訂區塊鏈儲能電站建設意向及合作協議,電站累計容量達315萬千瓦。

隨著數字技術不斷進步,一個以新能源為主的新型電力系統正在不遠的前方。對此,國網青海公司發展部負責人劉慶彪表示,青海電力系統已逐步具備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的能力和條件,并在“綠電”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未來,青海利用數字化手段,推動電力系統實現穩健轉型。

以“雙碳”目標為引領 青海“綠電”的故事更加精彩

以“雙碳”目標為引領 青海“綠電”的故事更加精彩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向國際社會作出“碳達峰、碳中和”鄭重承諾。青海作為我國清潔能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碳中和、碳達峰”或將帶來意料之外的發展。

賽納村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第一個實現全村清潔取暖的示范村。“以前燒火炕用的是秸稈、牛羊糞,自從用上了電熱炕,想啥時候熱,就啥時候熱。”村民才讓卓瑪說。

不僅在賽納村,國網青海電力還在澤庫縣、班瑪縣等三江源地區16個縣大力推廣實施電能替代。截至2021年5月底,“三江源”地區共計推廣安裝電鍋爐38萬千瓦,“煤改電”取暖面積416萬平方米,惠及采暖用戶約13萬人,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1萬噸。

家中暖起來了,空氣好起來了,清潔能源在三江源頭的應用示范著未來更加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而國內首個全景碳地圖的建成則讓每個人都深刻感受著“雙碳”目標下,作為一個普通公民的責任。

國網青海電力利用高頻數據碳排放智能監測分析平臺,首次向社會發布《基于電力高頻數據碳排放監測報告》,實現對青海全省重點行業、產業以及居民用戶碳排放日頻度監測分析,平臺可輔助政府部門及時掌握全省區域及產業整體碳排放情況,精準定位存在高碳排放的行業和重點產業,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提供研判依據,是對現有碳核算模式有效地補充。

國網青海電力互聯網部主任周群星表示,我們可以通過手機App隨時查看自身日常活動碳排放量、減排量以及在“碳達峰、碳中和”行動中做出的貢獻,可以引導培育全社會共同踐行綠色低碳用能理念。

置身于新一輪清潔能源發展熱潮,青海最大機遇是政策紅利、最厚底蘊是資源稟賦、最佳載體是能源互聯網建設,率先實現碳達峰,青海有底氣、有潛力、有信心,相信未來關于青海“風光”的故事,將更加精彩。

編輯:劉慧瑩

關鍵詞:青海 清潔 電力 新能源 實現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婷婷丁香色五月 | 中文字幕免费不卡一区 | 三上亚悠在线精品二区 | 亚洲欧美视频在线播放 | 免费精品国自产拍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