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公益>公益資訊
第七屆反貧困與兒童發展國際研討會在京召開
——投資兒童 實現可持續繁榮發展
人民政協網北京7月26日電 7月24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指導,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主辦的第七屆反貧困與兒童發展國際研討會在京召開,主題為“投資兒童 實現可持續繁榮發展”。全國政協副主席兼秘書長李斌出席開幕式并作主旨演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馬建堂,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李偉,聯合國副秘書長劉振民致辭。中國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孫堯,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姜江,柬埔寨教育青年體育部大臣韓春那洛,孟加拉國婦女和兒童事務國務大臣費茲拉圖內薩·英迪拉,老撾教育與體育部副部長西蘇·馮維希思作主題發言。
第七屆反貧困與兒童發展國際研討會現場 主辦方供圖
本次研討會圍繞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與兒童發展、兒童公共服務體系和政策體系的建立、兒童發展的創新實踐等重要議題展開討論,旨在將中國在消除貧困與兒童發展方面的經驗與國際社會進行分享并更好地學習和總結各國經驗,推動兒童發展和反貧困的國際合作。
李斌在開幕式上表示,兒童是人類的未來,也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促進兒童發展,特別是加強早期階段的營養和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促進社會公平發展的重要基礎。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貧困地區的兒童發展工作,積極實施《中國兒童發展綱要》《國家貧困地區兒童發展規劃》,堅持兒童優先發展原則,立足中國實際,創新兒童減貧的方案,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中國兒童的生存發展狀況大幅改善,兒童健康、教育水平顯著提升,兒童福利和權益保障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
李斌指出,2021年是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50年來中國在聯合國體系中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在促進共同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中國始終是世界減貧事業的積極倡導者和有力推動者。她表示,中國非常重視學習、借鑒各國經驗,也愿意分享中國的探索和做法,為全球反貧事業貢獻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
馬建堂在致辭中指出,2021年是中國“十四五”規劃和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開局之年,也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的關鍵之年。要實現這些目標,兒童健康與發展非常關鍵。要弘揚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對幼兒和青少年健康、學習與成長進行投資,優化對兒童未來健康成長關鍵節點的支持,保障兒童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等各項權利,這對改善保障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最終實現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義。
李偉在致辭中表示,盡管中國剛剛消除了絕對貧困,但是面對復雜的疫情形勢,鞏固兒童發展成果,以及進一步縮小兒童發展的城鄉區域差距,促進兒童健康、全面、公平發展的任務仍然艱巨。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長期關注反貧困與兒童發展問題,2007年以來,先后開展了早期養育、學前教育、兒童營養改善、中等職業教育等社會試驗,取得積極成效,直接推動了有關國家政策的制定,非常愿意與各位朋友充分溝通交流,加強資金、人才、知識、管理等方面的合作,進一步提高社會試驗的質量,深化實證研究,為創新兒童發展模式,提供更加堅實的理論和實踐支撐。
聯合國副秘書長劉振民致辭 主辦方供圖
“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極端貧困預計將出現1998年以來的首次上升。疫情也加劇了不平等,兒童健康福祉受到負面影響。”劉振民在致辭中指出,疫情復蘇不能一切照舊,全球必須共同構建更包容、更有韌性、更可持續的社會。要更加重視投資與兒童早期發展,各國政府也需要制定長期政策投資于人,構建韌性,應對未來沖擊。結構性改革應關注均等的公共服務,特別是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
本次研討會系紀念我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來自教育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等相關部門的領導出席會議并發言。柬埔寨、老撾、孟加拉國等國政府官員,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國際組織代表等國際嘉賓,通過連線或錄制的方式參與會議。
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孫堯表示,中國建立了從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全學齡段全覆蓋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自2012年以來累計資助貧困學生6.4億人次。他表示,中國將繼續推進完善義務教育有保障長效機制,繼續做好農村兒童教育和關愛工作,與世界各國的教育界同仁合作交流,共同推進兒童發展。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姜江表示,中國積極參與國際合作,為全球兒童發展事業貢獻力量。中國援助發展中國家建設科教文衛設施,修建鄉村學校、培訓教師,設立醫院和醫療服務中心,派遣醫療隊并提供醫療設備和藥物,為改善當地兒童成長和發展條件作出不懈努力,充分體現了大國擔當。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于2015年在聯合國的支持下牽頭建立了聯合國“每個婦女 每個兒童”中國合作伙伴網絡,并通過多個項目將中國的經驗與世界分享,幫助亞洲、非洲等地區國家提升當地兒童發展水平。
柬埔寨教育青年體育部大臣韓春那洛祝賀中國在消除絕對貧窮方面取得的成果。他同時指出,疫情對兒童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威脅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他呼吁,公共部門應側重三個關注點:提供全面普惠的兒童早期發展服務;關注兒童最容易被落下的社區;鼓勵國際交流和學習,學習他國的良好實踐和創新。
孟加拉國婦女和兒童事務國務大臣費茲拉圖內薩·英迪拉表示,孟加拉國政府于2013年制定了全面的兒童早期照護和發展政策,并將這一政策融入到2020-2025年發展五年計劃中,也制定了以兒童為中心的預算。孟加拉國致力于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尤其是SDG4優質教育。國際組織、區域機構和網絡以及如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等組織可以合作實施并監控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進展。
老撾教育與體育部副部長西蘇·馮維希思表示,在過去二十年中,老撾在兒童早期教育在質和量方面都取得了重大進展。2019-2020年,5歲兒童入學率達到82.7%,學前班男女童入學率實現了平等,兒童早期教育服務的質量也得到了逐步提高。疫情下,向學校提供防護指南和物資,為家長和監護人提供遠程學習的指導,為教師提供培訓、加強學前教育服務和管理是必要措施。
活動現場 主辦方供圖
來自政府、學界、國際組織以及多家愛心企業和公益組織代表近三百人參加此次會議。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歐青平出席會議。教育部民族教育發展中心主任郭巖、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主任趙昌文、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學首席專家趙文華以及甘肅、貴州、新疆、河北的地方政府代表參加了研討。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第七屆反貧困與兒童發展國際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