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精彩視頻
全國政協常委賈楠:非特殊需要,用人單位應當取消高學歷門檻
人民政協網北京7月30日電 (記者 李敏杰 滿達呼)“2005-2019年,20-24歲結婚登記人數(含再婚)占比從47.0%降至19.7%,25-29歲從34.3%升至34.6%,30-34歲、35-39歲、40歲以上結婚登記人數占比分別從9.9%、4.9%、3.9%增至17.7%、8.1%和19.9%。”7月26日,在全國政協“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專題協商會現場,全國政協常委、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賈楠先亮出了一組數據。
這組數據說明了什么?賈楠點出了一個目前較為普遍的社會問題:晚婚。
“25-29歲接替20-24歲人群成為新婚的‘主力軍’,高年齡層段(40歲以上)結婚登記占比大幅上升,‘晚婚’現象突出。”在賈楠看來,經濟條件已成了目前年輕人不結婚、不生育和少生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時,賈楠認為,晚婚現象與當前的教育也有著很大關系。如“上學就是為了考一個好大學”的錯誤理念背離了教育的價值觀。
在賈楠看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很多學生并不愿意選擇學術性、研究型工作,而愿意選擇符合自己特點的操作型、技能型職業,上普通高中而不去接受職業教育,很多時候都是家長的選擇,不是他們自己的愿望。很多博士、碩士對自已所學的專業并不是發自內心的愛好,對所從事的職業也缺少熱情。
“種種因素導致有些制造業企業的高技術人才非常缺乏,卻鮮有人能夠勝任?!辟Z楠表示。
“要逐步扭轉這一現象,就需要相關部門盡快落實‘普職互轉’,在教育制度上提供兩者互轉的可能性與流動性,讓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做出多種選擇。”賈楠表示,要想辦法讓職業教育背景得到社會的認可與尊重,非特殊需要,用人單位應當取消高學歷門檻,這不僅可以為我國的制造業培養更多的技能人才,也是緩解“教育焦慮”的方式之一。
“只有年輕人能夠自食其力,改善了生活條件,減少了教育子女的壓力,他們才有可能敢結婚生子?!辟Z楠說。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