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綠·產業
吉林省靖宇縣新勝村:小山村步入生態產業發展快速通道
吉林省白山市靖宇縣新勝村的櫻桃番茄、水果玉米、阿魯斯網紋瓜等產品都是獲評生態食材品牌的優質產品?!懊刻煸缟喜烧⒀b車、運輸,三千多斤的新鮮櫻桃西紅柿從靖宇縣的新勝村一大早發往長春市區商超及相關連鎖店進行銷售,每天不到超市關門就全部售空。目前生吃的水果玉米、網紅網紋瓜、菇娘果即將成熟……”滿臉喜悅的新勝村黨支部書記任傳文高興地向上海一家供應鏈公司的負責人介紹到。
在農業產業園,任書記帶領大家在參觀各種蔬菜水果基地大棚時,邊走邊講解:目前基地種植采用人工除草、生物有機肥、生物農藥,不使用除草劑、化學農藥,對農藥化肥的替代就是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性、健康性。產業園的工作人員都是本村村民,多數是中老年人和婦女,責任心強,干活細致,年輕人已經外出打工找不到更多的勞動力,有時候還會從外村聘請一些人員來除草施肥。其實他們才是真正農田里的“田秀才”“土專家”,對種植養殖有著傳統方面的好技藝。村里每年給工人發放工資達60萬多元,這樣既能增加農民的收入,也不影響種田、送娃娃上學。村里環境好、村民收入高,政府配套的硬件措施不斷完善,村里的整體面貌發生了變化,加上優美的自然環境資源,森林覆蓋面積大等條件,2019年,新勝村被評為白山市人居環境“標兵村”。
獲證生態產品受到消費者喜愛
“西紅柿的顏色不僅好看,而且透亮、口感好、汁多、皮薄、酸酸甜甜、有種童年的味道”這是一位前來購買櫻桃西紅柿的消費者評語。據消費者王女士介紹,她最初購買時,并沒有發現和別的產品有什么不同,買回家后才發現這個櫻桃西紅柿的味道特別好,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都喜歡,既能當菜又能當水果。但是,今天有點遺憾,本想多買點送朋友,結果來晚已售空。對于下午下班后來購買的人員,也遇到了同樣買不到的情況。
據駐村工作的兩位大學生說,地里的產量是有限的,櫻桃西紅柿是剛開始成熟,量不大,現在果子的成熟期每天在增加,產量會逐漸增多,隨后會把將要成熟的生吃的水果玉米、網紋瓜、菇娘果上市,到時候大家都可以品嘗到,還有種植的圓蔥、地瓜、豆角等蔬菜。
回望過去,筑巢引“鳳”:引來了“金鳳凰”
山村里的發展需要靠產業,而產業能不能發展好,關鍵看基礎設施行不行。新勝村位置偏僻,人口稀少,經濟發展薄弱,村總人口331戶724人,全村耕地3725畝,人均6.3畝。2018年,根據吉浙兩省對口合作任務,對口援建浙江省湖州市,建立白山湖州現代農業合作園,共同啟動建設以發展現代綠色農業為主要內容的農業合作園。園區占地面積251畝,其中大棚78個、小棚127個、中棚8個,主要進行果蔬種植。日光溫室大棚1個,配套建設農產品檢測中心、冷庫、長白山農耕文化展覽館、休閑平臺等附屬設施。2020年被評為全省首批、白山市唯一的“菜籃子基地”。
新勝村有良好的基礎設施,但缺少高端科技專業人才和運作團隊,要想發展好,必須引進人才。白山市農業農村局、靖宇縣農業農村局對此非常重視,恰逢白山市和長春市兩地合作的契機,他們選擇長春生命健康產業研究院作為合作伙伴。
長春白山對接合作,帶來鄉村振興新契機
2021年3月,省委省政府決定開展長春與各市(州)對接合作,對于加快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建設,推動各市地共贏發展,實現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將產生極大帶動促進作用。在此背景下,凈月高新區管委會與白山市建立對接合作,長春生命健康產業研究院作為凈月區內的企業,也參與其中,與靖宇縣新勝村建立合作并成立長春生命健康產業研究院白山分院,將研究院的行業資源、技術能力、人才帶到白山,助力白山鄉村振興建設,賦能白山現代農業發展。
以科技、人才注入新動能,做好頂層設計
通過合作,新勝村迎來“長春生命健康產業研究院白山分院”的成立,并安排了來單位工作的兩位大學生入駐進村工作。為了做好頂層設計,長足發展,長春生命健康產業研究院管理團隊先后請來了上海市突出貢獻專家協會的十幾位專家,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等相關單位的生態、農業、中醫農業方面的專家進行規劃和指導。通過規劃改變以往的發展模式,走生態產業發展之路,做健康農業、做健康食材來樹立品牌,打造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產業發展的新模式,引進來國際國內行業內領域方面的各地專家,進行科技賦能、人才賦能的發展理念。
找定位,樹品牌,“生態食材”產品暢銷促進了當地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長春生命健康產業研究院白山分院”成立后,管理團隊聘請了比較權威的甲級資質的中咨國業規劃設計中心做產業規劃設計,規劃了《白山市加快推進農產品品質提升品牌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規劃總體目標。在現有農產品品牌基礎上,建立起比較完善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培育、發展和保護機制,農產品品牌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發展環境更加優化,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市內知名、省內著名、全國馳名以及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農業品牌。建成以生態、綠色優質農產品為基礎、企業產品品牌為主體、區域公用品牌為龍頭的農業品牌體系。
在“長春生命健康產業研究院白山分院”的申請下,新勝村五種產業“櫻桃番茄、阿魯斯網紋瓜、落地黃菇娘、水果玉米、蜜玉甜瓜”獲得“生態食材”品牌?!巴廉a品”、“鄉產品”穿上了生態品牌的新衣,產品有了新的定位——生態產業發展才更具有良好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用品牌打造銷售渠道 做好鄉村振興全面發展
好的產品一定要有一個好的銷售市場,在以往的銷售方面,雖被評為2020年園區全省首批、白山唯一的“菜籃子基地”。但產品的附加值并沒有提高,好產品賣不上好價值,收入并不理想,村里的任書記也曾跑過多個省市的大型商超,收效甚微。在了解情況后,長春生命健康產業研究院管理團隊依托自身的行業資源優勢,找到了當地最出名的長春歐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將新勝村的生態產品和產品認證的情況作了詳細介紹,得到了長春歐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并表示一定支持好新勝村的鄉村振興發展,把好的產品引進商超,把健康的生態食材端到市民的餐桌上,讓大家吃到放心食材、安全食材。
同時,獲評的生態產品也得到了白山合興等大中型超市的支持和合作。對于產品銷售情況,未來將把新勝村的有機產品、綠色產品、生態食材產品打入到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二線城市中去,讓更多的人吃到有機健康的安全食品、安全食材,這也是長春生命健康產業研究院做農業產業項目的使命和責任。
團隊就是力量,收入比往年翻一番
當有關人員問到,今年的收入如何時,任書記說,今年特別感謝我們長春生命健康產業研究院及管理團隊,如果不是他們來我們這里進行駐村嫁接,指導與銷售,帶來這么多專家院士,我們村新鮮好吃的蔬菜瓜果很難銷售到大城市里去,價格也不會這么好,目前這個形勢超出了我們的想象,產品進入超市后每天早早售完,給我們農民吃了一顆定心丸,我們干活也干得舒心和高興,收入比以往要可觀許多,在產業增值上翻了一番。如果不是與長春生命健康產業研究院合作,我們的蔬菜和瓜果說不定就又爛到地里了,鮮農副產品蓄存時間短,賣不出去一天后就會爛掉,農民賺不到錢還會白白浪費一季度的時間,任書記說著眼睛紅潤了起來。
未來發展進入互聯網數字農業建設
對于下一步的發展,村里的規劃是園區建設之初規劃建設實驗區、示范推廣區、生產加工區和檢驗檢測區等多個功能區塊?,F已形成以農業科研為重點,集示范推廣、教育培訓和休閑觀光等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采取新品種引育、標準化生產、農產品產銷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多方合作,計劃在三年內建設觀光、旅游、采摘一體式園區,發展成為白山市第一個互聯網數字園區,建設互聯網數字一體式可視農業大棚,建設園區主管道噴滴灌設施,進行陽光溫室大棚水電改造及立體式采摘建設,農耕機械及冷鏈車輛,建設園區接待中心及民宿小院和科技小院。發展種植現有品種,創新更有利、更適合園區的新品種。圍繞“一園一田”形成特色、打造品牌,把基地建成群眾生產的示范田、村集體經濟的實驗田、農民增收的生產田、黨建引領的活動田。
如今的新勝村在短短的幾年發展中,擁有了新的起航點,打破了傳統的種植、養殖的觀念,走進了高科技技術發展的生態產業路子,環境優美,產業高效,農民增收的良好發展形勢,推動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培育綠色轉型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支撐,帶動生態地區和鄉村地區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在生態產業發展上,有效提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高標準、高要求。(姬晴 王冉 張智)
編輯:秦云
關鍵詞:新勝村 生態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