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美麗鄉村
臺商江冠誼的田園夢
江冠誼在火龍果園里。 資料圖
炎炎夏日,在浙江臺州市仙居臺灣農民創業園(以下簡稱“仙居臺創園”)的火龍果大棚內,一位年輕人正仔細觀察著一株株果樹,黝黑的皮膚證明著他的職業。
1987年出生的江冠誼來自中國臺灣南投縣,今年已是他在浙江創業的第5年。
“我很早就想過要來大陸創業。”江冠誼說,他大學學習“自動化工程”專業,最終卻選擇與所學專業毫無關系的火龍果種植,一方面是受舅舅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和自己一直以來的田園夢相關。
南投縣是傳統的農業縣,江冠誼的舅舅有一片很大的火龍果園,是當地火龍果產業的帶頭人。他曾在舅舅的果園工作過兩年,得到舅舅的傾囊相授。
“我想做點屬于自己的東西,父母支持我去歷練一下。”江冠誼說,那一年得到消息,仙居臺創園有面向臺灣農民的招商項目。于是,江冠誼只身一人北上,帶著舅舅培育的紅心火龍果苗“尚翔大紅”,成立仙居尚翔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正式開始自己在浙江的創業生涯。
如今,他的果園已有面積為一畝左右的火龍果大棚135個,果樹7.2萬棵,年產量從2017年的8萬斤逐漸增加到2020年的70多萬斤。種植的紅心火龍果銷往臺州本地、金華以及福建部分地區。江冠誼說,“等到產果進入全盛期,期待有更多江浙滬批發商來收購‘尚翔大紅’。”
別看江冠誼現在生意紅火,創業初期也遇到過不少困難。
“擔心水土不服,樹苗和人都一樣。”他說,相比南投的土質,仙居的土地更容易積水。火龍果樹遭遇積水后容易爛根,情況嚴重就會造成樹苗死亡。“我的這些大棚,其中有幾個是經常積水的,土壤滲透力相對較差,尤其是遇到臺風天,暴雨來襲情況就會比較嚴重。”
但是在當地農戶們的幫助下,積水的事兒就再不是大問題了。“他們帶我到當地市場購置抽水機,每次遭遇積水,都早早幫我把抽水機放好,和我一起給果園排水。”江冠誼說,果園里的大棚也是農戶們和他一起一個個架起來的。
仙居的地理位置相對更偏北,與臺灣、福建不同。“前期我的火龍果產量一直上不來。”江冠誼說,“經過肥料、土壤的不斷改良,現在火龍果產量逐年增加,口感、甜度也與臺灣本土種植得越來越接近。”
最近江冠誼還考慮在大棚內增加補光燈設備,爭取進一步提高產量、提前上市。
果樹水土不服,得到當地人的幫助后都很好地生存下來。江冠誼說:“其實我個人也一樣,在人生地不熟的仙居,多虧當地臺辦、臺創園工作人員和附近熱心村民的幫忙。”“有困難,找政府”已成為他的日常用語。
2019年7月,為進一步促進仙居農旅產業的融合發展,助力全域旅游,仙居縣委縣政府將神仙居省級旅游度假區與仙居臺創園合并,建設“臺創園—度假區”旅游專用道,打造以農促旅、以旅留人的格局。
近年來,仙居臺創園以“農旅+”產業體系發展需求為導向,立足水果采摘、花卉觀光、研學基地等產業,做強“農旅+休閑觀光”“農旅+研學旅游”等業態,進一步深化農旅融合發展。
江冠誼表示,未來會開放1-2個火龍果大棚,供游客采摘,為仙居的農旅融合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江冠 冠誼 火龍 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