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宏觀
司馬紅:數字經濟當重視產業趨勢和政策導向
“我國民營企業在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體現出強大的創造力和發展速度,甚至可以說民營企業是數字經濟發展的主流。”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市科協常務副主席司馬紅在接受人民政協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司馬紅認為,民營企業參與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既要把握住產業發展的趨勢,也要把握住北京市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政策導向。
從產業發展趨勢來看,未來,數字技術將由消費端向生產端滲透,體現在產業業態上,就是以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為典型特征的產業互聯網;從北京市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政策導向來看,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是重要的指導思想。
在北京市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建設方案中,數字政府建設是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北京市政府將更加高效;優化數字經濟營商環境是重要保障措施,未來的北京將對民營企業更加友好;打造全球領先的數字經濟新體系、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標桿企業是核心規劃內容,未來北京的數字生態將更加壯大;完善新企業新模式新應用孵化生態是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標桿企業的明確要求,未來北京對于民營企業的幫助將更接地氣。在司馬紅看來這些都給民營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當然,民營企業角逐數字經濟領域挑戰也很多?!彼抉R紅分析,一是新形勢和新業態對企業資源和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要在短時間內彌補短板才能把握機遇;二是未來一定有更多的優秀數字經濟企業涌入北京,區域市場的競爭將日趨激烈;三是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必然要向全球開放,未來如何應對國際數字競爭和數字貿易壁壘也將成為民營企業的新挑戰。
綜合產業趨勢與政策導向兩個方面,司馬紅建議民營企業參與北京市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首先,認識要深。未來的數字經濟不僅包括ICT和互聯網,更多地體現出數字與實體融合的特征,在傳統產業具備優勢的企業很有可能成為未來數字經濟的佼佼者,因此民營企業一定要立足自身優勢尋找切入點。
其次,創新要實。要想在北京市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中有所作為,做出“卡脖子”和前沿技術的突破,建立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標桿,民營企業不僅要發揮市場嗅覺敏銳、機制靈活的特點,更要具備腳踏實地、久久為功的創業精神。
再次,切口要小。消費互聯網追求規模,通過廣度獲得競爭優勢;產業互聯網要求專注,通過深度獲取競爭優勢,在一個細分領域、一個關鍵環節上掌握核心技術,都能給企業帶來廣闊的成長空間。
編輯:秦云
關鍵詞:司馬紅 數字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