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教育·資訊 教育·聲音 教育·實踐 教育·思想 教育·人物 成長·導航

首頁>教育>成長·導航

我這樣告訴孩子這個世界不可怕

2021年08月26日 10:49  |  作者:丁道勇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在雷電交加的夜晚,有的媽媽會嚇唬孩子:“不可作聲,雷公要來了!快到這里來躲著。”媽媽在說這種話的時候,聲音和表情也會配合起來。孩子看了、聽了,漸漸就會對電閃雷鳴感到害怕。這樣的媽媽是壞榜樣。與此不同,有位媽媽在孩子1歲7個月左右,就抱著孩子來到露臺,指著閃電讓他看,同時自己臉上還露出高興的樣子。

這個故事,來自中國著名兒童教育家、心理學家,中國現代幼兒教育的奠基人陳鶴琴的《家庭教育》,主人公正是他的妻兒。這本書用一個個類似的小故事,來說明家庭教育的諸項原則。比如,這則故事要說明的原則是:“做父母的切不可暗示小孩子使他發生懼怕。”我看了這則故事,決心不讓自己的寶寶有任何無謂的害怕。我模仿文首提到的那位媽媽,在電閃雷鳴時不躲起來,而是抱著寶寶去窗臺。外面電閃雷鳴,我們就在窗戶里邊一起模仿轟隆、轟隆的聲音。在寶寶看來,這是天地萬物和爸爸一道在陪她玩游戲呢。每當這種天地變色的時候,寶寶反而感到很高興。我的寶寶自小不怕電閃雷鳴。

寶寶也不怕蟲子。她2歲多在花圃間玩的時候,我們會捉大螞蟻、蜘蛛這些東西,讓它們有機會在她手臂上爬來爬去。她因此可以感受這些小東西在皮膚上行走的感覺。一項玩得最久的活動是捉蚯蚓。比如,2017年10月8日我的微信記錄是這樣的:“下雨天,和寶寶在京師廣場收拾了二兩蚯蚓。今天的蚯蚓,個大體壯,轉眼就鉆進花盆泥里了。”大雨過后的夜晚,我常常和寶寶打著手電,在北師大校園里搜羅被雨水泡出來的蚯蚓。蚯蚓撿來了,還可以拿回來放在花盆里養著。揀蚯蚓既拯救了它們,又對我們有直接的功效。出來揀蚯蚓的,也就只有我和寶寶。因為沒有人爭搶,所以每次我倆都可以有不少收獲。寶寶習慣了赤手揀蚯蚓,所以不害怕蠕動的蟲子。在5歲多的時候,我們在武漢捉到過蛞蝓。她高興壞了,玩了一整晚才放它走。雨后的夜晚,空氣正清新,和寶寶在外面來一場這樣的散步,可真是愜意啊。

可是,寶寶終于還是沒有完全避免無謂的害怕。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寶寶害怕起大老貓了。我知道,老人喜歡這樣逗弄孩子。老人會一邊說“大老貓來了”,一邊發出恐怖的聲音。不過,只要爸爸媽媽足夠小心、及時發現,這種害怕還是很容易糾正過來。

2014年8月30日,我的微信記錄是這樣的:“寶寶近幾日喜歡黑貓警長(因為她以前害怕大老貓。為糾正這個,給她看了黑貓警長的動畫片。)我做了帽子、手槍,加上原先的一把木頭槍,一共兩把。我戴帽子,拿紙槍,讓寶寶當老鼠。寶寶說,我們來玩兩個黑貓警長,好不好?于是我們都是黑貓警長了。動畫片里的規則于寶寶如浮云。”(2歲7個月)寶寶對大老貓的害怕,因為《黑貓警長》這部動畫片就給輕輕松松地治好了。實際上,她一度成了黑貓警長的粉絲。黑貓警長雖然長得很黑,可人家是正義和強大的化身吶。寶寶此后又曾經害怕過好多不同的東西。但是,她的經歷表明,小孩子的害怕往往是大人鬧的,越早發現就越容易矯正。

寶寶自小就開始用剪子、刀子,但是從來沒有受過傷。實際上,因為她用得好,所以更不容易受傷。我們在酒店里發現了長柄火柴,就干脆把燈關掉,一起劃火柴玩(5歲7個月左右)。后來,我買了一堆火柴放在家里,跟她討論沒有電燈、只有明火照明的情況。我跟她說,古人就是用明火照明的。關上燈、劃亮火柴,讓家里的各種熟悉的東西,在火光下變得影影綽綽。這也是件好玩的事。

對這個世界保持敬畏甚至心懷恐懼,這固然是安全存活的一項基礎(比如,人不可以從十五樓直接往下跳,要敬畏地心引力),但是五六歲的小孩并不需要時刻關注這類生存威脅。有一次,我在超市碰到個帶小孩的媽媽。這位媽媽一路走,一路跟孩子介紹架上的食物,說這個有色素、那個原料有問題。總之,一切都不能吃、一切都不能買。我真不能理解,這位媽媽到底想給自家孩子建立一種怎樣的世界觀?我希望寶寶能相信自身的強大和奇妙,同時也相信這個世界足夠安全。我要告訴孩子,這個世界不可怕。

(作者單位:北師大教育學部基礎理論研究院)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寶寶 孩子 害怕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制服丝袜香蕉在线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第三页 | 亚洲尹人九九大色香蕉网站 | 五月激情丁香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首页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直播 |